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9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9-06-28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付天亮
    . 2009, 26(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UFC-ACC工艺的设计原理及特点,建立了中厚板UFC-ACC过程控制系统。在分析该系统
    功能及实现方式的同时,着重说明了模型计算系统的组成及计算原理。同时,对超快冷段冷却策略、层冷段冷却策略及两段协调策略进行了阐述。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得出该过程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计算稳定性及较高的计算精度,计算终冷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偏差在4%以内,计算终冷温度与实测值的偏差在3.5%以内,可满足生产需要。
  • 轧钢自动化
  • 王林
    . 2009, 26(3): 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连轧线成品轧机之后的3#飞剪在进行线速度超过15m/s的高速剪切时 电机火花特别大的问题,分析得出其成因是短时间内大电流热效应的结果,通过将6RA70直流控制器电流环的反相电流限幅降低为额定电流的-125%延长制动时间,最终杜绝了大火花的产生。
  • 研究与开发
  • 周民
    . 2009, 26(3):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电镜观察了高钢级管线钢中M-A组元的形貌,并计算分析了其尺寸、百分比及显
    微结构。结果表明:该材料以20℃/S的冷却速度终冷至410℃的工艺下得到的M-A组元尺寸一般小于3μm,Lapera试剂腐蚀测量的百分比与利用SEM 金相照片所测量的结果有所差别,TEM衍射斑点分析得出M-A组元为多个取向的马氏体组合体。
  • 谷春阳
    . 2009, 26(3):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热轧高强双面搪瓷钢板的生产工艺、组织和性能,并分析了实现良好的双面搪瓷性能和高屈服强度的机理,该钢板完全满足用po4型致密瓷釉双面搪瓷的可搪性要求#且钢板搪后屈服强度达到280MPa以上.
  • 李晓磊 ,李云杰,康健,袁国,王国栋
    . 2009, 26(3): 12-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70105.
    https://doi.org/热轧马氏体/贝氏体区直接淬火-配分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碳硅锰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淬火-配分工艺研究了马氏体区淬火-配分(Q&P)、贝氏体区淬火-配分(B&P)和直接淬火工艺对组织性能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Q&P工艺处理后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组织,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大于100%,并且呈现薄膜状分布于马氏体板条间,试样屈服强度大于1 100 MPa,抗拉强度大于1 200 MPa,伸长率在1475%~1600%之间,强塑积可高达21.12 GPa·%。经B&P处理后的试样获得贝氏体基体和17.3%的残余奥氏体组织,试样伸长率高达2100%,强塑积为22.26 GPa·%。经直接淬火工艺处理后的试样,抗拉强度高达1 540 MPa,但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3.6%,导致伸长率仅为800%,强塑积为12.32 GPa·%。此外,还发现少量软相铁素体组织,可以降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
  • 马会文
    . 2009, 26(3):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考虑带钢横向流动系数的带钢比例凸度分配模型,结合国内某厂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得出了考虑带钢横向流动系数的6机架热连轧精轧机组比例凸度分配曲线,采用该比例凸度曲线,结合其他板形控制手段,可使厚度为2.5—6.0mm带钢的凸度精度95以上控制在±15μm范围内。
  • 刘梅英
    . 2009, 26(3):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次冷轧过程产生的废乳化液COD值高达20.00mg/L以上,由于其成分复杂,在钢铁企业广泛应
    用的超滤预处理方法不能满足后续的生化处理要求。为此,采用化学混凝法对二次冷轧废乳化液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聚合硫酸铁对二次冷轧废乳化液具有良好的破乳作用;用于处理500ml二次冷轧废乳化液的最佳条件为:改性聚合硫酸铁的用量4ml,絮凝剂PAM的用量0.3ml,ph值为8左右,沉降时间20min,COD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在实际工程中得以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 何庆强
    . 2009, 26(3):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系统得到了Q235钢的高温流变应力数据,观测了完成变形瞬时原始奥氏体晶界,建立了流变应力及奥氏体再结晶数学模型。采用基于稳态判断的数值分析流程,对典型规格中翼缘E型钢多道次热轧成形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加热炉出炉温度、高压水除鳞强度、轧制变形速度、道次间隙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轧件内奥氏体晶粒演化的影响,并建立了估H 型钢腹板处奥氏体晶粒大小的数学模型。
  • 设计与改造
  • 彭东
    . 2009, 26(3):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比较了两条典型的国产热轧中宽带生产线的原料、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同时分析了存在这两种不同生产工艺的主要原因
  • 袁新运
    . 2009, 26(3):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马钢连续退火线带钢清洗设备及其功能#针对原清洗工艺碱液消耗量大,清洗过程中泡沫多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改进,使吨钢碱液消耗由1.8Kg下降至1.2Kg,并有效控制了泡沫问题,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 综述
  • 康健
    . 2009, 26(3): 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钢结构建筑的迅猛发展,对建筑用钢板的强韧度、屈强比、焊接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高强度低屈强比建筑用钢板的特点,化学成分设计和组织控制的要点,以及Q-Q,_T和Super-OLA&HOP两种生产工艺。

  • 李九龄
    . 2009, 26(3):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带钢连续热镀锌工艺,阐述了引入脱脂技术后热镀锌生产技术的发展,并提出了改善带钢连续热镀锌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 郑锋
    . 2009, 26(3):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冷轧不锈钢板带的生产工艺,以及带钢边部减薄、平整润滑、退火酸洗等技术的新进展
  • 轧钢自动化
  • 张文雪
    . 2009, 26(3):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某热连轧厂精轧机组AGC控制系统硬件配置,给出了AGC控制系统结构。针对现场的实际
    情况,引入了硬度厚度双前馈AGC变塑性系数GM-AGC、带Smith预估器的监控AGC 。为消除厚度控制对带钢张力造成的干扰,提出了秒流量补偿。实际应用表明,AGC效果明显,带钢全长上厚度偏差均可控制在80чm之内。
  • 张子恕
    . 2009, 26(3):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应对市场对钢材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开发了完全不同于涡流探伤设备的线棒材用在线 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利用光学摄像原理对线棒材表面实施无间断地高速连续拍摄,经专用软件处理后实时判线棒材表面的缺陷,具有检测能力强、信息丰富等特点,使用效果良好。
  • 革新与交流
  • 单传东
    . 2009, 26(3):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500mm热轧生产线轧制润滑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和实际效果,通过对喷射流量、喷射时序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降低轧制力、减轻轧辊磨损、提高产品表面质量的效果。
  • 周为民
    . 2009, 26(3):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冷连轧机入口段跳动辊功能,分析了带钢张力计算模型误差较大的原因,从而对模型进行了改进,模型中增加了机械结构参数和液压参数。生产实践表明,新模型计算精度提高了近20%
  • 陶功明
    . 2009, 26(3):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攀钢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轨梁厂生产钢轨过程中UF轧机出钢后钢轨端头存在硬弯,端头扭转、跳
    动,轨头R处撞伤,轨底摔伤等缺陷,分析了缺陷的形成原因;即万能轧机孔型均为直配,轧制重轨时头部悬空;轧机采用纵列式布置,出钢端头、底尖头长度与二辊模式差异较大;万能轧制线位置固定,轧制不同的产品需调整出口辊道高度等,由此提出了保证UF轧机出钢上翘,控制提升辊道工作面与出口轧件最低点距离,UF轧机出口辊道采取锥形辊道或UF轧机斜配孔型等相应改进措施,保证了端头质量。
  • 张忠锋
    . 2009, 26(3):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树脂锚杆钢筋的产品特点和生产难点,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尺寸不合格、性能不合格的原因,及对此采取的措施,从而使钢筋尺寸不合格率降至0.05%以下,成材率提高至97.8%。
  • 杨鸿伟
    . 2009, 26(3):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新建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的特点和技术参数、自动闭环水冷控制系统的配 置和功能,以及为保证大盘卷的表面质量而改进的卷取和运输设备,包括预弯机和带滚动轴承导辊的短节型向管等。现该生产线生产的轴承钢、齿轮钢、冷镦钢、抽油杆钢的产量约占81%设计年产量50万t。
  • 黄宇
    . 2009, 26(3):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厂连续热镀锌生产线的开卷机因芯轴棱锥套头部上下负载处断裂
    导致芯轴上卷后无法胀开的故障,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将芯轴棱锥套整体件改为分体件的零时快速修复方案,使用6年多来,效果较好。
  • 叶光平
    . 2009, 26(3):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钢轧总厂线材生产线上由于1#夹送辊的夹持力或转矩限幅设定
    不合理而导致轧件堆钢的问题,分析了夹送辊的受力情况,以及夹送辊在不同夹持力和转矩限幅下的工作状态,提出了夹送辊夹持力和转矩限幅的设定原则。
  • 王训宏
    . 2009, 26(3):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某机组生产的80Kg级TRIP钢冷轧带钢的特点,研究了其圆盘剪剪切工艺,并提出了一种简易 拟合经验公式,可快速制订新规格带钢的圆盘剪剪切工艺参数,同时针对现场常见的剪切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