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2009年, 第2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10-28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王月香
    . 2009, 26(5):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工业生产2205双相不锈钢热轧卷板产生裂纹问题,进行了楔形试样的热轧实验,分析了道次变形量对试样厚度方向变形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使试样厚度方向变形更趋均匀的最优粗轧道次压下量,避免了裂纹的产生。
  • 李少坡
    . 2009, 26(5):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首钢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研制X70管线钢的成分设计、控轧控冷工艺和钢板实际性
    能,钢板成品组织为细小均匀的铁素体+少量针状铁素体,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并分析了返红温度对钢板组织和屈强比的影响、终轧温度对钢板组织和断裂韧性的影响。
  • 李远旭
    . 2009, 26(5):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济钢双机架可逆冷轧机负荷分配不合理,采用等功率裕量法,并考虑轧制力、转矩和速度等约束条件,对负荷分配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主电机利用率。
  • 李晓磊 ,李云杰,康健,袁国,王国栋
    . 2009, 26(5): 12-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70105.
    https://doi.org/热轧马氏体/贝氏体区直接淬火-配分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碳硅锰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淬火-配分工艺研究了马氏体区淬火-配分(Q&P)、贝氏体区淬火-配分(B&P)和直接淬火工艺对组织性能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Q&P工艺处理后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组织,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大于100%,并且呈现薄膜状分布于马氏体板条间,试样屈服强度大于1 100 MPa,抗拉强度大于1 200 MPa,伸长率在1475%~1600%之间,强塑积可高达21.12 GPa·%。经B&P处理后的试样获得贝氏体基体和17.3%的残余奥氏体组织,试样伸长率高达2100%,强塑积为22.26 GPa·%。经直接淬火工艺处理后的试样,抗拉强度高达1 540 MPa,但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3.6%,导致伸长率仅为800%,强塑积为12.32 GPa·%。此外,还发现少量软相铁素体组织,可以降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
  • 张黎明
    . 2009, 26(5):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弹粘塑性材料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DYNA对H型钢开坯6道次连轧进行了模拟。说明了建模和材料参数的选取方法#以及轧件的变形、应力和应变等计算结果,有效解决了模拟过程中易出现的堆钢问题。模拟结果与理论值较接近,为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 肖九红
    . 2009, 26(5):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工业试制条件下,通过成分设计和TMCP-T工艺设计,采用晶粒细化、沉淀强化、位错强化和
    贝氏体组织强化等手段,辅以回火处理得到性能优异的低碳贝氏体Q550D高强钢板,其屈服强度约600-665MPa抗拉强度达725-775MPa金相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细小板条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同时,分析了不同回火工艺对钢板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 帅习元
    . 2009, 26(5):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冷镦用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化学成分,通过热模拟实验,确定了热轧及控冷工艺参数,试样性能
    达到了制作8.8-9.8级紧固件要求。
  • 设计与改造
  • 马丽坤
    . 2009, 26(5):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推拉式酸洗机组酸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同时,介绍了酸循环系统节酸、节水、节电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 闵建军
    . 2009, 26(5):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新建成的高速铁路用重轨万能轧机生产线的原料与产品规格、工艺布置、设备组成和技术特点。该车间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5万t,其中钢轨55万t,型钢及其他型钢45万t,全线轧机由2架开坯机、3架串列式万能轧机组成,钢轨采用万能法轧制,H型钢采用X-H法轧制,冷床后分设两条不同的钢轨精整线和型钢精整线,采用在线长尺冷却、长尺矫直、长尺探伤和检测、冷锯定尺锯切的冷却精整工艺,并设有激光检测断面尺寸及平直度、涡流探伤和超声波探伤检测钢轨表面及内部质量的在线检测中心,代表了轨梁生产的国际领先水平。
  • 王健玉
    . 2009, 26(5):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热轧带钢全液压地下卷取机卷筒外支撑臂的结构和设置双偏心套的目的,从几何上详细计算 了偏心套的偏心方位与支撑点的位置关系,给出了指导现场调节的快速方法。
  • 臧悦
    . 2009, 26(5):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厚板生产厂对厚板自动火焰切割机的工艺需求,并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厚板厂为例,简要阐述了自动火焰切割机如何在结构设计和控制等方面满足厚板生产厂的特定要求,同时简要介绍了目前自动火焰切割机在国内厚板企业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 综述
  • 兰亮云
    . 2009, 26(5):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常规TMCP工艺和HTP工艺在管线钢生产方面的发展历程和管线钢整体的化学成分设计情
    况,对比分析了主要微合金元素Mo和Nb分别在常规TMCP工艺和HTP工艺中的作用,论述了常规TMCP工艺的机理,即通过奥氏体再结晶区粗轧来细化奥氏体组织和非再结晶区精轧来增加奥氏体内位错密度,提高铁素体的形核率细化相变后的组织,最后根据终轧厚度对钢板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来获得良好性能。分析了HTP工艺与常规TMCP工艺的主要不同点,并指出HTP工艺经济效益优于TMCP工艺,已成为目前高强度管线钢生产的主要工艺。
  • 轧钢自动化
  • 车海军
    . 2009, 26(5):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PID冷连轧机速度控制系统在张力控制中控制参数难以整定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模糊 控制原理的模糊灰色预测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利用过去、当前和将来的张力,计算合适的控制校正量来对张力误差进行预补偿。仿真研究表明,这种模糊灰色预测控制器能够补偿传统PID控制器在张力控制中的不足,具有更好的控制特性。
  • 孙卫华
    . 2009, 26(5):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济钢1700mm热连轧生产线无工艺润滑系统的情况,通过吸收国内外热轧工艺润滑先进的控制技术,成功开发了一套独立的工艺润滑控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润滑控制系统的特点,采用该系统后轧制力降低10%-25%,电耗降低6%-15%,轧辊磨损降低了20%-35%,轧制公里数延长25%-30%。
  • 赵大东
    . 2009, 26(5):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某中厚板厂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功能、软硬件组成、网络结构和系统架构,该系统以业务处理模型为核心,采用3层体系结构,由数据库、通信服务器和客户端3部分组成,具有生产计划管理、生产工艺管理、库区管理、物料跟踪、轧辊管理和生产数据收集管理功能,可提高该厂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 革新与交流
  • 顾林豪
    . 2009, 26(5):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首秦公司4300mm轧机生产60-85mm规格Q345E钢板低温冲击韧性不合问题,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指出钢板终轧温度高、粗轧道次压下量小,且轧后多采用空冷造成钢板带状组织严重,晶粒尺寸粗大是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生产中通过增大粗轧道次压下率、降低精轧温度、采用水冷等措施,改善了Q345E厚板的低温冲击韧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 许震
    . 2009, 26(5):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攀钢集团成都板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普通冷轧钢板及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时存在的板面乳化
    液残留问题,通过对乳化液羁留、飞散情况的分析与计算,调整了乳化液防溅板的安装角度和引流能力,减小轧机入口、出口封闭设施与牌坊间的单边间隙至10mm以内,在出口封闭设施上增设出口挡液辊,调整吹扫装置的布置和吹扫角度等,解决了乳化液残留问题,使带钢表面由原来不规则局部色斑变成了亮银白色。
  • 于建中
    . 2009, 26(5):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济钢中板厂三辊轧机改造工程通过采用临时生产线,确保了中板厂生产建设两不误。介绍了临时生 产线的设备布置、工艺流程及取得的较好效果。
  • 干治红
    . 2009, 26(5):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攀钢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1号热镀锌机组在进行连续退火炉两用机组(镀锌/退火)改造过程 中在,炉内只设置了1套纠偏系统,造成生产中带钢跑偏严重,通过将新增热张力辊的1号辊改造成手动纠偏辊后,实现了水平炉与立式炉之间的带钢纠偏控制,使机组顺利投产。介绍了手动纠偏辊的设置、功能、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
  • 闫淑梅
    . 2009, 26(5):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邯郸钢铁集团公司冷轧厂镀锌线出口段因调试不充分而在随后生产中暴露出的多个问题,分别 通过采用接近开关替代超声波传感器来定位出口穿带台的方法,解决了由于超声波信号易受干扰而引起的穿带台误动作。通过修改自动卸卷程序和出口段顺控程序,实现了自动卸卷,彻底避免了出口钢卷小车、传送小车、步进梁相互碰撞的事故。
  • 王建武
    . 2009, 26(5):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轧钢厂半连续棒材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头尾尺寸缺陷问
    题,从工艺、机械、电气、操作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改进精轧K3、K5孔型和导卫系统,增加精轧4#活套,改造自动化和传动系统,解决了大头大尾或无纵筋的问题,提高了成材率。
  • 刘俊国
    . 2009, 26(5):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宝钢集团新疆八钢公司热轧薄板厂缺陷辊磨削耗时、砂轮消耗量大、磨削效率低、辊耗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简单且对裂纹等缺陷定量准确的操作方法,可对缺陷大小、深浅进行客观、准确的判断和定量化,从而可以有效控制缺陷辊的磨削量,保证缺陷辊的磨削合格率,节约砂轮消耗,降低辊耗,提高磨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