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冶金文摘专题数据库收录期刊
科技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西文书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录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9年, 第2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9-12-28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Select
低温区变形温度对含Nb钢奥氏体转变的影响
董毅
. 2009, 26(6):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单道次压缩及冷却试验,研究了低温区变形温度对具有超细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含Nb钢组织的
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试验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出现峰值,且峰值应力随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组织中铁素体晶粒得到细化;在低于Ar3温度下变形时,铁素体晶粒尺寸差异增大,铁素体硬度值分布较分散。
Select
取样形式及回火处理对X70管线钢强度的影响
肖宝亮
. 2009, 26(6):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取样方向和取样形状对热轧板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试样的强度值大于纵向试样,该各向异性特征取决于(112)<110>织构强度,板状试样的强度值、伸长率均高于圆棒试样,另外,随着卷取温度的升高,圆棒试样的屈服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圆棒试样的屈服强度增量增大,并且纵向增量比横向大。
Select
加磷高强IF钢冷轧板罩式退火工艺研究
左军
. 2009, 26(6):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PIF340加磷高强IF钢的再结晶温度,研究了退火温度和加热速度PIF340钢组织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指出PIF340钢罩式炉退火时,退火温度应按罩式炉上限控制,并保证足够的保温时间。按实验工艺进行了工业生产、产品冲压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完全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Select
钒氮微合金化耐大气腐蚀钢板的研制
李军
. 2009, 26(6):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钒氮微合金化,通过钢包喂VT线*、Ca处理和热轧工艺控制等技术,攀枝花钢铁公司成功开发了450MPa级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并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用户使用结果表明,产品完全满足新型铁道货车的制造工艺要求,并已在全国各大车辆厂装车使用。
Select
组织性能研究
李晓磊 ,李云杰,康健,袁国,王国栋
. 2009, 26(6): 12-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70105.
https://doi.org/热轧马氏体/贝氏体区直接淬火-配分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碳硅锰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淬火-配分工艺研究了马氏体区淬火-配分(Q&P)、贝氏体区淬火-配分(B&P)和直接淬火工艺对组织性能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Q&P工艺处理后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组织,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大于100%,并且呈现薄膜状分布于马氏体板条间,试样屈服强度大于1 100 MPa,抗拉强度大于1 200 MPa,伸长率在1475%~1600%之间,强塑积可高达21.12 GPa·%。经B&P处理后的试样获得贝氏体基体和17.3%的残余奥氏体组织,试样伸长率高达2100%,强塑积为22.26 GPa·%。经直接淬火工艺处理后的试样,抗拉强度高达1 540 MPa,但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3.6%,导致伸长率仅为800%,强塑积为12.32 GPa·%。此外,还发现少量软相铁素体组织,可以降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
Select
高级别管线钢中几种常见带状组织浅析
李家鼎
. 2009, 26(6): 1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管线钢中常见的带状组织形貌进行观察,发现低碳管线钢中通常含 有珠光体带、针状铁素体带、板条贝氏体带、先共析铁素体和贝氏体/马氏体带、MA带等。带状组织的形成与成分局部偏析和TMCP工艺关系密切,不同类型的带状组织形成的原因不同,同时对钢板的性能影响也不同,特别是对高级别管线钢的屈强比和落锤性能影响明显。本文结合工业生产的数据分析发现珠光体带和MA带是引起DWTT断口分离的原因之一;由于钢板终轧温度和入ACC温度偏低形成的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带以及因冷却速度过大形成的板条贝氏体带是导致屈强比超标的原因之一。
Select
提高热轧高强度型材低温冲击性能的研究
曾兢
. 2009, 26(6):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某热轧高强度型材低温冲击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主要 原因是钢的终轧温度过高而导致钢中出现异常组织及组织粗大,同时取样方式及取样部位也对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将终轧温度控制在870-930℃范围内,轧后禁止进行吹风或喷水冷却,并要求上冷床后进行多支堆放冷却,使该产品一次性能合格率由85.3%提高到97.8%。
Select
UCM冷连轧机组基于机理模型的板形 与板凸度在线综合控制技术
周莲莲
. 2009, 26(6):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5机架六辊UCM冷连轧机组板形与板凸度控制参数的设定通常采用各个机架单独设定,其不
但不容易充分发挥所有控制手段的潜力而且容易出现相关板形与板凸度控制手段作用的相互抵消、甚至有可能带来新的附加局部浪形、影响成品质量的问题,结合5机架六辊UCM机型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在板形与板凸度综合控制目标函数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到尽量降低轧辊辊耗,建立了一套适合于5机架六辊UCM机型的冷连轧机组板形与板凸度参数设定模型,开发出了相应的工程上实用的模型计算策略,实现了利用机理模型对板形与板凸度参数的适时、在线设定,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Select
0Cr18Ni9不锈热轧带钢表面锈蚀原因分析
刘洪涛
. 2009, 26(6):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0Cr18Ni9不锈热轧带钢退火酸洗后钢卷表面局部发生锈蚀,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工使用。通过盐雾腐蚀试验,研究了化学成分、夹杂物级别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对0Cr18Ni9热轧板表面耐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钢中ω(Cr)≥17.5%、ω(S)≤0.005%、无表面夹杂物、以及具有低的表面粗糙度,可有效提高热轧不锈带钢的耐蚀性。
Select
济钢ASP粗轧机轧辊失效分析与修复措施
刘彩华
. 2009, 26(6):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济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SP生产线粗轧机工作辊和支撑辊的失效原因,通过正确设计粗轧工
作辊和支撑辊的倒角,解决了轧辊的压肩问题,并根据轧辊材质特点,调整轧辊磨削制度,允许轧辊带闭合裂纹上机使用,同时在轧辊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检测和跟踪工作。由此延长了轧辊寿命,降低了轧辊消耗。
设计与改造
Select
横切线矫直机应用分析与优化设计
肖军
. 2009, 26(6): 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比较了热轧带钢横切线用11辊和17辊矫直机的技术参数、质量指标和投资费用,并以11辊矫 直机为例介绍了矫直机的辊系配置、矫直规程和力能参数的设计计算。
Select
宽厚板冷床的技术特点分析
马少飞
. 2009, 26(6):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我国宽厚板厂冷床的主要型式及其上下料装置的结构,比较了滚盘式冷床与步进式冷床的优 缺点,并对冷床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Select
酸洗-轧机联合机组酸洗线产量及 相关参数的计算
余华胜
. 2009, 26(6):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酸洗-轧机联合机组工艺流程的剖析,介绍了一种计算该机组酸洗线产量及相关参数的计算
方法。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连续处理机组(如连续热镀锌、连续退火机组),为其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综述
Select
我国冷轧宽带钢连续退火机组建设发展趋势
郑剑辉
. 2009, 26(6):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我国冷轧宽带钢连续退火机组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其特点,并对冷轧宽带钢连续退火机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轧钢自动化
Select
攀钢热轧厂层流冷却控制系统
蔡晓辉
. 2009, 26(6):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攀枝花钢铁公司热连轧厂层流冷却系统在改造后的的总体情况,包括冷却设备、一级计算机硬件配置、冷却控制方式、冷却策略,以及计算准备处理、预设定计算、修正设定计算等过程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模块。
Select
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自动控制系统
崔席勇
. 2009, 26(6):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新研制的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的基本功能#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自动化硬件配 置、网络结构、实验机现场电气件布置情况和基本工作原理。应用表明,该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实验机各种功能的要求。
革新与交流
Select
唐钢热镀锌线退火板生产实践
于世川
. 2009, 26(6):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调整产品结构#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薄板厂将其1#镀锌生产线改造为镀锌和退火两用机
组,介绍了退火工艺的实现,包括明火直燃退火工艺对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与控制,退火后冷却段的改造,退火炉出口密封及旁路系统设计,退火炉控制系统的研发与优化。生产实践表明,退火板性能完全合格。
Select
攀钢60kg/m钢轨轧疤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陶功明
. 2009, 26(6):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攀钢100m长60kg/m重轨上腹腔轧疤缺陷严重的问题,统计分析了轧疤缺陷的分布规律,得出原除鳞装置设计造成重轨上腹腔存在除鳞盲区和死角是其主要原因。为此,对除鳞装置进行了改进,完全消除了轧件上腹腔的除鳞盲区。改进后,钢轨上腹腔轧疤缺陷下降了52.19%,产品一次合格率提高了13%以上,班产也在原基础上提高了30%。
&
Select
冷镦钢线材质量异议原因分析
彭进明
. 2009, 26(6):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马钢低碳冷镦钢系列、自攻螺钉系列、中碳冷镦钢系列、免退火系列、超细晶粒非调质钢线材质量异议的主要原因,即表面裂纹、折叠、划伤引发了表面开裂,成分偏析、组织结构异常及非金属夹杂物导致性能不均匀,热处理工艺及冷成型工艺不当造成加工缺陷,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使质量异议比例下降65%以上.
Select
热镀锌用沉没辊的改进
刘春富
. 2009, 26(6):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热镀锌用沉没辊的材质改进状况、使用后的辊面状况、辊面缺陷和辊面沟槽形状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