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0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6-28
  

  • 全选
    |
    专家论坛
  • 刘丽燕
    . 2010, 27(3):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我国冷轧板带钢的生产现状,指出了在目前总产能过剩情况下的产品结构调整方向,即应在高品质涂镀层板、电镀锌板、电工板和薄规格冷轧板带等品种上加强开发和增加产能,以替代进口。同时,提出了冷轧板带钢生产的发展方向,即研发无酸除鳞和无乳液润滑,减少污染,实现绿色生产工艺$加大轧制薄带钢的高精度冷轧机的研发与配置;延伸钢铁服务与深加工产业链,从而使钢材得到高效!节约的应用,实现冷轧带钢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研究与开发
  • 魏立新
    . 2010, 27(3):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轧制力模型的设定精度,以包含冷连轧带钢轧制过程变形区金属塑性变形和入口、出口弹性变形的Bland-Ford-Hill模型作为冷连轧轧制力模型,提出利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平均变形抗力和摩擦系数进行寻优搜索,得出满足实际轧制力精度的平均变形抗力和摩擦系数,进而通过指数平滑法计算出平均变形抗力和摩擦系数的自学习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自学习后轧制力的设定精度可以满足在线控制的要求。
  • 郑之旺
    . 2010, 27(3):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工业生产的Ti-IF钢热轧板为研究材料,结合连续热镀锌线的工艺特点,采用实验室冷轧/盐浴退
    火方法和金相、X射线织构测试和力学性能检测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冷轧压下率对组织、织构和深冲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从60%提高到90% ,冷轧态α取向线上的取向密度不断增强,主要形成了{223}<110> 和{114}<110>织构,γ 取向线上的{111}<011>和{111}<112>织构亦有所增强;退火后铁素体晶粒尺寸从9.0级细化到10.5级,导致强度(特别是屈服强度)有所增加, γ900值有所降低。试验钢退火后仍具有较强的{223}<110>和{114}<110>织构,此外,随着冷轧压下率从60%提高到80%,{111}<110>和{111}<112>织构有增强的趋势,且{111}<110>织构比{111}<112>织构强,γ900 值有所提高;当冷轧压下率进一步提高到90%时{111}<112>织构明显增强,但{111}<110>织构变化较小,导致{111}<112>织构比{111}<110>织构强,使γ900值反而有所降低,这与γ织构分布变化导致制耳分布曲线由典型的4制耳特征转变为6制耳特征有关&。
  • 李晓磊 ,李云杰,康健,袁国,王国栋
    . 2010, 27(3): 12-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70105.
    https://doi.org/热轧马氏体/贝氏体区直接淬火-配分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碳硅锰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淬火-配分工艺研究了马氏体区淬火-配分(Q&P)、贝氏体区淬火-配分(B&P)和直接淬火工艺对组织性能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Q&P工艺处理后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组织,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大于100%,并且呈现薄膜状分布于马氏体板条间,试样屈服强度大于1 100 MPa,抗拉强度大于1 200 MPa,伸长率在1475%~1600%之间,强塑积可高达21.12 GPa·%。经B&P处理后的试样获得贝氏体基体和17.3%的残余奥氏体组织,试样伸长率高达2100%,强塑积为22.26 GPa·%。经直接淬火工艺处理后的试样,抗拉强度高达1 540 MPa,但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3.6%,导致伸长率仅为800%,强塑积为12.32 GPa·%。此外,还发现少量软相铁素体组织,可以降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
  • 何立新
    . 2010, 27(3):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OM、SEM、XRD等方法,试验研究了S08AL热轧板冷轧退火后的组织、织构特征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冷轧退火后组织与热轧态差别较大,随退火温度升高,晶粒变大,组织更均匀,游离渗碳体的级别降低650℃和700℃退火后带钢中部的{111}织构强度差别不大。 4种退火工艺相比,700℃退火后带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 崔虎
    . 2010, 27(3):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酒钢CSP工艺生产的SPHC热轧板,在实验室模拟了不同冷轧及退火工艺,并对冷轧钢板显微 组织、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当冷轧压下量为70%、退火温度为700℃时,冷轧板具有良好的织构和优异的冲压性能。
  • 梅富强
    . 2010, 27(3):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原HS轧机结构复杂、机械工作量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HS六辊轧机,其通过在机架窗口 侧面直接安装液压缸来推动中间辊轴承座而实现中间辊的水平移动,新设计的最大轧辊辊面宽度为450mm的六辊轧机, DB/DW值达5.38,L/DW值达5.38 ,对于SUS304不锈钢可以得到单轧程轧制总压下率达66%、首道次压下率达40%的良好效果,而且轧制稳定,带钢板形控制良好。
  • 姚连胜
    . 2010, 27(3):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Galvaiume生产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实验室Galvaiume浸镀工艺的模拟研究,实现了Galvaiume产品的无液相急冷工艺,并在唐钢3#生产线进行试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许秀飞
    . 2010, 27(3):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带钢连续热镀锌退火炉预热区及无氧化加热区热诊断的项目和方法,分析了实际空气过剩系 数的数值及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并介绍了实际诊断的案例和结果。本案例通过热诊断使热效率提高了2.5%,经维修和小范围改造又提高了1.5%,每年节约能源折合成标准煤约200t
    &
  • 设计与改造
  • 宋建芝
    . 2010, 27(3):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自主设计制造的连续电镀锌机组的完整工艺组成和电镀锌工艺的诸多影响因素,以及镀 后处理的方法,给出了电镀锌机组各系统或参数的选择规律或计算办法,并优化设计了一条8万t/a电镀锌机组,投入工业生产后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
  • 潘韶慧
    . 2010, 27(3):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充分消化吸收酸洗-酸再生工艺设计理念、工艺设备及电气控制配置的前提下,将酸洗-酸再生工 序有机结合,研究开发了适用于唐钢酸洗-酸再生机组生产需要的各种工艺制度,并对酸洗酸循环系统、酸再生系统工艺设备配置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和工艺控制优化。通过酸洗-酸再生工序工艺协调控制优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酸洗-酸再生工序的良性闭环控制。
  • 杨鹏飞
    . 2010, 27(3): 4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例分析了带钢推拉式酸洗机组卷取机的速比选择方法,以及卷取负载转矩和功率特性与标准 交流变频传动电机输出特性的差异,给出了张力卷取机驱动电机的一种改型设计方法。
  • 综述
  • 宋加
    . 2010, 27(3):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近年热镀锌板生产在节能减排、环境友好方面的技术发展,并针对我国热镀锌板生产产能过剩的问题,提出要慎新建热镀锌机组,注意产品规格与强度的优化选择,并发展轻钢住宅的建议。
  • 轧钢自动化
  • 吴晓辉
    . 2010, 27(3):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某热镀锌生产线上光整机组的液压压上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控制功能,其由位置闭环、轧制力闭环、延伸率闭环等多个控制环组成,运行效果良好。
  • 革新与交流
  • 董占东
    . 2010, 27(3):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锌层厚度控制的主要方法,结合中冶恒通冷轧技术有限公司镀锌厂生产实践,提出一种通过气刀风机增压改造而有效控制锌层厚度的方法,其在生产速度达到140m/min时,锌层重量可控制为62g/m2左右。
  • 杨继德
    . 2010, 27(3):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攀钢集团攀钢钢钒有限公司冷轧厂针对机组改造后产能大幅度提高而引起的原有轧机乳化液系统
    润滑能力和过滤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乳化液系统及其相关设备进行了改造,介绍了具体的设备、电气和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内容。
  • 闻潮
    . 2010, 27(3):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板厂产品易出现黑斑缺陷问题,从原料、工艺等方面分析了黑斑缺陷成因,并提出了控制带钢板形,优化卷取张力及退火工艺、加强乳化液管理等措施,较好控制了黑斑缺陷,产品合格率达96%。
  • 张选峰
    . 2010, 27(3):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唐钢冷轧板在退火过程中易产生粘结缺陷问题,分析了其形成原因,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优化了冷轧工艺,同时根据冷硬卷相关技术参数,调整了退火工艺、组垛制度和吹氢工艺等,使粘结缺陷明显降低。
  • 胡八虎
    . 2010, 27(3):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影响冷轧带钢清洗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诸如管道振动、换热器故障、泵的使用寿命、管道压损和流量,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据此给出了循环系统和备用系统的优化方案,既提高了冷轧带钢连退清洗段循环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 干治红
    . 2010, 27(3):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热镀锌光整过程中产生光整花表面质量缺陷的控制系统方面的原因,通过定期检查和校正反 馈检测元件,加强日常点检和维护工作,提高了轧制力和辊缝位置检测值的准确性,消除了光整花质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