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0年, 第2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0-10-28
  

  •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 宋勇
    . 2010, 27(5):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辊缝的设定精度与轧机弹跳、辊缝零点漂移和系统误差等因素有关。本文将轧机弹跳分为两部分:辊系的弹性变形和轧机牌坊及其他部分的弹性变形,采用在线解析模型计算受轧制条件变化影响很大的辊系变形量,提高了轧机弹跳的计算精度;利用二维有限差分模型周期计算轧辊的温度场并确定其热膨胀量,可主动补偿其所引起的辊缝零点漂移;通过优化换辊后自学习初始值,可改善辊缝零点修正的效果。改进后的辊缝设定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对于3.0~4.5mm 厚度规格,95%以上带钢的头部厚度控制偏差小于±0.075mm。
  • 陈炳张
    . 2010, 27(5):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36船板用钢拉伸试样的断口为研究对象,结合金相观察、扫描微观组织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
    了断口分层形成的原因。分析认为:钢板中部存在C、Si元素的偏析而形成大量珠光体、贝氏体甚至马氏体等脆性带状混合组织是造成A36船板拉伸试样断口分层的重要原因。
  • 黄贞益
    . 2010, 27(5): 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MSC.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炉卷轧机轧制X70管线钢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各个阶段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同时建立了X70 管线钢组织性能预报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预报模型的精确性。
  • 李晓磊 ,李云杰,康健,袁国,王国栋
    . 2010, 27(5): 12-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70105.
    https://doi.org/热轧马氏体/贝氏体区直接淬火-配分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碳硅锰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淬火-配分工艺研究了马氏体区淬火-配分(Q&P)、贝氏体区淬火-配分(B&P)和直接淬火工艺对组织性能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Q&P工艺处理后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组织,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大于100%,并且呈现薄膜状分布于马氏体板条间,试样屈服强度大于1 100 MPa,抗拉强度大于1 200 MPa,伸长率在1475%~1600%之间,强塑积可高达21.12 GPa·%。经B&P处理后的试样获得贝氏体基体和17.3%的残余奥氏体组织,试样伸长率高达2100%,强塑积为22.26 GPa·%。经直接淬火工艺处理后的试样,抗拉强度高达1 540 MPa,但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3.6%,导致伸长率仅为800%,强塑积为12.32 GPa·%。此外,还发现少量软相铁素体组织,可以降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
  • 吴海森
    . 2010, 27(5):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摩擦学原理,建立了轧件与轧辊的相对滑动模型,计算了轧件与辊面的相对滑动距离,从而建立了板带轧机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结合中厚板轧机实际生产过程和磨损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对轧辊磨损模型进行了参数的优化识别。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计算磨损量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模型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 潘恩宝
    . 2010, 27(5):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开发柔性化退火技术,本研究利用连续退火实验模拟机,在双相区850℃ 对双相钢进行退火,随后以不同的冷却速率冷却,对获得的试样进行了显微组织的观察,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冷却速率对双相钢显微组织的影响,讨论了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1阶段缓慢冷却,有利于得到纯净的铁素体,有利于消除屈服平台;第1、第2阶段均快速冷却,可以得到马氏体含量高的显微组织,试样抗拉强度提高,但变形曲线不光滑。第1、第2阶段冷却速率对热镀锌双相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均有重要影响。
  • 陈云鹏
    . 2010, 27(5):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带钢边部厚度减薄量是冷轧成品带钢一个重要质量指标。本文以宝钢1550mm UCMW 冷连轧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冷轧带钢边部减薄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1550mm UCMW 冷连轧机配置的K-WRS工作辊的边缘降控制性能,同时对其边缘降控制系统进行了消化分析,对比了边缘降控制系统投入前后的控制效果,以进一步指导实际生产。
  • 陶功明
    . 2010, 27(5):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轧辊粘结异物易导致钢轨表面轧疤缺陷的问题,分析了轧辊表面粘结金属异物的机理及影响因
    素,并设计了一种可直接去除轧辊粘结物的清除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功能、使用效果及其主要材料的选择方法,使用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大幅降低轧疤废品率,提高钢轨产量。
  • 设计与改造
  • 何军
    . 2010, 27(5):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攀长钢特殊钢棒线材连轧生产线产品品种规格、车间布置、工艺设备特
    点,以及步进梁式加热炉、轧机、减定径机、飞剪、吐丝机等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 李伟
    . 2010, 27(5):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中厚板生产线上预热矫、热矫机、冷矫机的设备型式、布置位置和技术特点,为类似中厚板工程的相应设备配置和选型提供了参考。
  • 江业泰
    . 2010, 27(5):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轧宽板厂生产高强钢板时采用进口万向轴致使成本较高的问
    题,该厂联合国内传动设备制造商共同制造四辊轧机万向轴,本文介绍了国产万向轴强度计算及其使用效果。
  • 综述
  • 郭振英
    . 2010, 27(5):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涂镀前处理脱脂液在线净化再生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就现有的3种处理技术:重力分离技术、磁过滤技术、膜分离技术分别提出了改进思路。最后指出我国应加强脱脂液在线净化再生技术的研究,以实现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
  • 轧钢自动化
  • 张凯
    . 2010, 27(5):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700mm 热带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以及设备通讯机理,利用ICMP、ADO 和OPC 技术实现了轧线过程控制设备的监测。该系统为判断控制设备是否具备轧制条件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有效降低了停机故障时间,提高了热轧带钢生产线的产能和经济效益。
  • 革新与交流
  • 郭太雄
    . 2010, 27(5):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St12冷轧板制管过程中出现麻点缺陷处的形貌、微观化学成分和组织的分析,得出其原因是制管加工变形量正好位于钢坯(由IF钢改判St12)的临界变形区域,因此钢管退火后晶粒异常粗大,拉拔时形成了麻点缺陷。采取使制管加工变形量避开材料临界变形区域的措施,可有效预防麻点缺陷的产生。
  • 吴进
    . 2010, 27(5):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热轧带钢生产线带钢下表面存在刮伤缺陷的问题,对轧制线标高、后滑系数、导卫标高进行了优化计算,消除了热轧带钢下表面的刮伤缺陷,保证了带钢表面质量。
  • . 2010, 27(5):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了AR+正火工艺、TMCP+正火工艺生产的Q370qEZ25桥梁钢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TMCP+正火工艺生产的Q370qEZ25 桥梁钢力学性能较好,尤其是屈服强度较AR+ 正火工艺的高出约30MPa,从而有助于合理制定客户有特殊要求(如强度高于国家标准)桥梁钢的生产工艺。
  • 王宗斌
    . 2010, 27(5): 5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厂大型成材车间利用Ф650mm×1/Ф550mm×1/Φ550mm×4半连续生产线开发Φ160mm 棒材的工艺流程、变形制度、孔型系统、冷却制度,及成材率和产量等经济指标。
  • 王文清
    . 2010, 27(5):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SWRCH35K 冷镦钢大盘卷的性能要求,以及首钢高速线材厂SWRCH35K 冷镦钢大盘卷的生产工艺、产品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该产品已供国内多家企业制作8.8 级高强度紧固件。
  • 乔明亮
    . 2010, 27(5):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高速线材生产线冷却装置水耗大、易堆钢、寿命短等问题,对冷却装置结构、冷却装置内孔充满度系数、供水与排水匹配等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冷却水用量较原来降低50%,并杜绝了因轧后冷却用水量太大造成的堆钢现象,确保了生产的稳定顺行。此外,其过钢寿命为原冷却装置的2.5倍。
  • 孙汝林
    . 2010, 27(5):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线机组吐丝时出现头尾挂钢、圈形混乱、集卷堵钢、压痕、划伤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控制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机组生产效率、成材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 徐鸿麟
    . 2010, 27(5):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双相不锈钢管坯的试制工艺、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试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锻造温度及适当的固溶处理,可以有效解决锻造过程中出现二次奥氏体及金属间化合物的问题。太钢生产的双相不锈钢管坯,其力学性能、抗点蚀性能等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经加工成钢管后,已逐步应用于油气田开采中。
  • 戚新军
    . 2010, 27(5):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Φ400mm 机组生产的镀锌角钢酸洗质量差的问题,结合氧化铁皮生成理论和现场实际情况,分析了轧制工艺对热轧角钢表面氧化铁皮的影响,提出了改进加热炉温度制度和时间制度、新增高压水除鳞设备、增设精轧冷却水喷雾装置和冷床冷却水喷雾冷却装置与强制风冷装置等措施,使镀锌角钢酸洗质量合格率由85.0%提高到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