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冶金文摘专题数据库收录期刊
科技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西文书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录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0年, 第2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12-28
全选
|
研究与开发
Select
半无头轧制超长铸坯均热制度优化
康永林
. 2010, 27(6):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涟钢半无头轧制过程中超长铸坯纵向温度不均的问题,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超长铸坯纵向温差过大的可行性措施,指出最佳措施是在不影响生产节奏的前提下保证铸坯尾部在均热炉内的最短均热时间,并据此确定临界辊道传输速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均热制度,铸坯头尾温差可控制在30℃以内。
Select
CVC热连轧机支撑辊倒角的工作性能研究
郭德福
. 2010, 27(6):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热连轧机支撑辊大圆弧复合型倒角的设计思想,并以某2250mm 常规热连轧精轧机为例,运用基于影响函数法的辊系弹性变形理论,分析了不同支撑辊倒角参数对轧机板形控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撑辊倒角高度越大,承载辊缝横向刚度越大,但还需考虑带钢临界宽度对板形控制的影响;支撑辊倒角高度大的弯辊调控效果要优于倒角高度小的,且随着宽度的增加效果也会越明显;使用较小的支撑辊倒角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轧辊磨损的不均匀性。
Select
双辊薄带连铸结晶辊热辊型预报
朱光明
. 2010, 27(6):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双辊薄带连铸中结晶辊装配、修磨和浇注等环节的整体要求,采用弹塑性大变形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计算结晶辊热辊型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结晶辊的受力和变形,得出了浇注过程中结晶辊的辊面形状曲线,利用实测的铸带断面形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计算结晶辊变形非常有效,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结晶辊结构改进和初始辊型设计。
Select
组织性能研究
李晓磊 ,李云杰,康健,袁国,王国栋
. 2010, 27(6): 12-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70105.
https://doi.org/热轧马氏体/贝氏体区直接淬火-配分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碳硅锰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淬火-配分工艺研究了马氏体区淬火-配分(Q&P)、贝氏体区淬火-配分(B&P)和直接淬火工艺对组织性能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Q&P工艺处理后得到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组织,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大于100%,并且呈现薄膜状分布于马氏体板条间,试样屈服强度大于1 100 MPa,抗拉强度大于1 200 MPa,伸长率在1475%~1600%之间,强塑积可高达21.12 GPa·%。经B&P处理后的试样获得贝氏体基体和17.3%的残余奥氏体组织,试样伸长率高达2100%,强塑积为22.26 GPa·%。经直接淬火工艺处理后的试样,抗拉强度高达1 540 MPa,但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3.6%,导致伸长率仅为800%,强塑积为12.32 GPa·%。此外,还发现少量软相铁素体组织,可以降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
Select
中厚板轧制过程的数值模拟
丁文华
. 2010, 27(6): 15-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L245级管线钢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密度、泊松比、杨氏模量、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和比热)和热模拟压缩实验获得的高温变形时应力-应变曲线等试验数据为基础,在MSC.Marc软件中建立了该钢种材料数据库,并建立了中厚板多道次轧制过程的二维有限元模型。以铸坯厚度为220mm、成品厚度为25.4mm 的热轧过程为例,通过对轧件与轧辊接触面间换热系数采用取不同常数值的方法,并依据其生产时所采集的各道次相关工艺参数,对该轧件全道次热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各道次的轧制力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轧件与轧辊间接触面换热系数的最佳值。利用本文模型对厚度为180mm 的轧件单道次轧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变形工艺参数(轧制温度、道次压下率和轧制速度)对变形区等效应变和等效应力的响。结果表明,在轧机设备能力及生产现场条件允许时,高温粗轧阶段纵轧道次可采用低速大压下
率进行轧制成形,使变形较充分地向轧件芯部渗透,从而使钢板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组织,有效改善钢板的强韧性能。
Select
南钢层流冷却系统流量标定与板形控制
唐运章
. 2010, 27(6):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南钢中厚板卷厂冷却系统冷却不均而带来的板形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流量控制技术,可标定调节阀在不同开口度下集管流量值,并回归出流量- 开口度设定曲线。生产中根据该曲线进行交流量比的调整,提高了冷却系统流量控制精度,从而改善了控冷后钢板板形。
Select
CSP工艺生产C-Mn-Cr、C-Mn-Si双相钢组织性能对比
谭文
. 2010, 27(6):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C-MnCr系和C-Mn-Si系合金成分在武钢CSP 生产线上进行了DP580 双相钢的生产试制,并对两种双相钢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双相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相近;C-Mn-Cr系双相钢的马氏体岛较为粗大,马氏体分数较高,约为20%~30%;与C-Mn-Cr系双相钢相比,C-MnSi系双相钢的岛状马氏体更加细小,分布更加均匀,马氏体分数在15%~20%之间。两种双相钢的屈服强度相近,抗拉强度均在580MPa以上。C-Mn=Si系合金成分更适合于试制DP580级低成本双相钢。
Select
重轨开坯机轨形孔车削方式研究
陶功明
. 2010, 27(6):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攀钢轨梁厂万能线开坯机轨形孔侧壁磨损严重,使用后如果每次车修到位,一套轧辊仅能使用2次。采用头底侧展宽车削可使车削次数增加到4~5次,但每次车削后头底金属量比均发生变化,轧件弯曲度变化不定,影响产品质量及运行安全。本文结合仿真分析,提出一种腰部腹腔展宽车削法,其在不减少轧辊车削次数的情况下,既可保证断面规格尺寸精度,又可保证万能区轧件出钢平直度不随BD 车削而变化,现场使用效果明显。
Select
邯钢3500mm热轧板坯升温过程温度应力场仿真研究
万晓航
. 2010, 27(6):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中厚板坯加热效率和防止出现热应力裂纹,本文在热弹塑性分析理论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
法,建立了邯钢3500mm 板坯加热过程分析模型,研究了中厚板坯加热过程中全时域内热应力场变化规律,并优化了中厚板坯加热工艺,提高了板坯加热质量。
设计与改造
Select
常规热轧带钢轧机粗轧工序轧制工艺研究
余海
. 2010, 27(6):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新的常规热轧带钢轧机粗轧工序的轧制工艺与设备组成,并与现有的几种半连续式轧制
工艺在生产能力、带坯温度、轧线长度等方面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该串列式双机架可逆式粗轧机组能缩短粗轧区的轧线长度,节省占地和投资,提高粗轧机组产能,既适用于新建项目,又适用于采用单机架可逆式粗轧机的旧厂扩产改造。
Select
宝钢5#CAL机组的新技术
杜国强
. 2010, 27(6):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分公司五冷轧连续退火机组的工艺布置和主要特点,包括功能强
大的预处理(清洗)系统、ONOFF模式下的辐射管控制技术、高氢快速冷却控制技术、单机架六辊CVC 轧机平整技术。该工艺是由宝钢自主集成的生产稳定、顺行。
Select
南钢国产化大盘卷生产线介绍
舒乐意
. 2010, 27(6): 4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南钢大盘卷生产线设备全国产的需要,对卷取机、移卷机、步进梁式风冷运输线、卸卷挂卷装置等国外先进设备进行了消化移植,并有所创新,实现了大盘卷生产线的全国产化。
综述
Select
新工艺技术在大型棒材生产线上的应用
王庆贺
. 2010, 27(6):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合金钢大方(圆)坯连铸技术、合金钢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数字化加热炉控制技术、大型棒材轧机,以及大型棒材精整和热处理技术,这些技术的不断改善和应用既提高了大型棒材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又降低了大型棒材产品的生产成本。
轧钢自动化
Select
Excel规划求解热带轧制规程优化方法
张立生
. 2010, 27(6):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热轧带钢轧制生产控制,选用恰当的轧制参数数学模型,依据轧制规程优化设计要求,确定了目标函数数学模型和约束条件,并借助于Excel规划求解功能,省去了繁琐的编程和调试过程,可快速、简单地求解优化的轧制规程,在能耗最小目标下实现各道次压下量的分配。
革新与交流
Select
自由轧制技术在宝钢1880mm热轧线上的应用
解旗
. 2010, 27(6):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宝钢1880mm 热轧生产线的设备配置,开展了自由轧制技术的研究,集成了一定的自由轧制工艺控制技术,介绍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即工作辊轴向横移技术、ORP轧辊轮廓控制技术、轧制润滑使用技术。采用自由轧制技术,在1880mm 热轧线上突破了原轧制计划规程的限制,同宽轧制长度从35km 提高到60km,并实现了不同钢种规格间混合交叉轧制,提高了生产组织的自由度。
Select
大壁厚X 80管线钢的低温韧性研究
李少坡
. 2010, 27(6):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首钢27.5mm 厚X80管线钢的成分设计和控轧控冷工艺,以及成品组织形貌,测定了厚壁X80钢板的低温韧脆转变曲线,并分析了控轧控冷工艺对大壁厚X80钢板低温韧性的影响。
Select
攀钢1# 连退机组湿平整工艺的应用
汤佩林
. 2010, 27(6):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攀钢连退机组因采用干平整工艺而易造成冷轧产品表面平整辊印和平整色差的问题,开展了湿
平整工艺的技术研究。通过对平整机入口喷射梁、出口压缩空气吹扫装置和热风烘干装置的改造和优化,以及对湿平整各工艺参数的研究,使平整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非计划换辊次数平均每天降低2.8 次或93%,产品表面质量显著提高,I组品率提高了38个百分点,降组率减少了16个百分点。
Select
闪光对接焊机焊接电工钢板的焊缝质量优化
李瑾
. 2010, 27(6):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用于电工钢带钢焊接的闪光对接焊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造成焊缝断带的原因,并从基板板形、光整效果和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等方面,找出了解决途径,使焊缝断带率明显降低。
Select
弹簧钢线材表面划伤缺陷的控制措施
孙永平
. 2010, 27(6):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南钢生产高档次铁路弹簧钢38Si7大规格线材时需满足表面无划伤的要求,从坯料修磨、钢坯除鳞、导卫调整、辊环加工、吐丝管使用、盘卷打捆、储存和运输等方面都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并对导卫、导管及导槽进行了改进,确保了线材表面质量,成材率由93.5%提高到96.0%。
Select
澳标500N钢筋的试制
王绍荣
. 2010, 27(6):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澳标500N 钢筋的特点,以及莱钢的试制过程,包括化学成分设计、孔型设计与加工、轧制与冷却工艺控制。试制结果表明,钢筋的力学性能、外形尺寸、表面质量均满足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Select
粗轧机接轴平衡装置油膜轴承的故障分析与对策
戴永通
. 2010, 27(6):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钢轧厂1700mm 热轧生产线粗轧机接轴平衡装置油膜轴承发生轴瓦烧坏的故障,分析了动压油膜轴承的结构特点和故障原因,通过在上下轴瓦与轴承座结合面上增开一个周向油槽,新装两个下轴瓦温度传感器,适当加大销轴直径后,及时解决了该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