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冶金文摘专题数据库收录期刊
科技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西文书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录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4年, 第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8-28
全选
|
专家论坛
Select
我国热轧板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趋势——纪念《轧钢》杂志创刊30周年
王国栋
轧钢. 2014, 31(4): 1-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0t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30年来我国热轧板带轧制技术的发展,经过热轧板带技术、装备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产品创新,以及工艺-装备-产品-服务一体化的自主创新,我国热轧板带技术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完成了工业化过程。在步入后工业化的过程中,我国热轧板带行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生态化的板带轧制技术体系,解决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实现轧制过程的减量化、低碳化、数字化,促进我国热轧板带行业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
Select
我国冷轧生产技术进步30年及展望
张树堂, 丁波
轧钢. 2014, 31(4): 9-1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0t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近30年来我国冷轧板带生产的发展、技术进步和取得的成果。展望了今后冷轧板带的技术发展和结构调整方向。
Select
钢铁企业服务化转型与产业链延伸
唐荻, 孙蓟泉, 米振莉, 苏岚
轧钢. 2014, 31(4): 16-2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0t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目前钢铁市场低迷、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国内外主要钢铁企业结合本企业自身的特点,在深加工、绿色生产及社会服务化方面所选择的发展方向和实施措施。为其他钢厂及我国冶金行业战略性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Select
我国汽车板生产现状及展望
李光瀛, 马鸣图
轧钢. 2014, 31(4): 22-3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0t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当前汽车业主流车型对汽车板的要求和使用情况,新一代超轻钢和未来钢汽车在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方面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各种新型汽车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近期市场需求。概述了我国汽车板生产现状和宝钢、武钢、鞍钢、首钢等主要厂家的技术和产品发展。介绍了高品质和高等级汽车板的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包括冷轧汽车外板的典型表面缺陷形成机理与工艺控制,先进高强度钢AHSS汽车板的强塑化机理与连续退火工艺控制,以及热镀锌高强钢汽车板的发展。指出了利用短流程CSP-冷轧-罩式退火工艺中AlN固溶析出和{111}//RP织构发展,生产高r值冷轧深冲板的工艺优势。简述了汽车板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新进展——热冲压成形。指出我国汽车板生产面临着3个方面技术挑战:产品系列化和均质化、深加工与先期介入、新技术新产品的原创发明。
Select
我国棒材和线材轧制技术30年——为《轧钢》杂志创刊30周年而作
李新林, 彭兆丰
轧钢. 2014, 31(4): 33-4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0t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1984—2012年近30年间我国小型棒材和线材生产的技术进步,期间我国棒线材企业转变了观念,突破“横列式”的束缚,走“高速、无扭、微张力——无张力”世界共同发展之路,并与炼钢-连铸的新工艺技术相结合,促进了我国小型棒材和线材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指出,我国棒线材企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上游的原料、燃料过分依赖进口,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亟需解决。
Select
我国无缝钢管行业发展的历程和思考
成海涛, 晏如
轧钢. 2014, 31(4): 41-4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0t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无缝钢管行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无缝钢管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国钢管行业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设计与改造
Select
新一代轧后冷却装置供水系统的优化设计
李勇, 田勇, 付天亮, 李家栋, 王丙兴, 韩毅, 王昭东, 王国栋
. 2014, 31(4): 45-5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1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新一代TMCP工艺轧后冷却装置对配套水系统提出的工艺要求,在分析传统的工频泵增压供水、高位水塔供水和变频泵供水的优缺点和水泵变频调速节能效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优化的高压变频泵供水系统,并对系统中关键设备进行了分析和设计。系统投入运行后,变频工作范围、带载调节速度比传统的供水系统有了很大的提高,满足了新一代轧后冷却系统的大流量范围和大压力变化范围及连续柔性化快速调节的供水工艺要求,取得了很好的节能增效的效果。
Select
连续处理机组入口带尾自动准确停车计算
张春煜, 白劳炼
. 2014, 31(4): 52-5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2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连续处理机组入口带尾准确停车进行了设计计算,主要介绍了卷径的计算、剩余带钢长度的计算、设定带钢长度的计算、剩余带钢长度与设定带钢剩余长度的比较,相对于传统计算方式,此设计计算能使入口带尾自动停车更加准确。
Select
复杂工况下张力辊设计
康健,桂林,郑祥臣
. 2014, 31(4): 54-5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1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S张力辊为例,描述了以张力放大倍数为基础的张力辊功率计算,并将带钢弹塑性变形考虑到各张力辊的受力分析中,得到各张力辊精确受力情况,同时考虑变速器对张力辊驱动力矩的影响,使张力辊功率计算更准确,设备运行更经济合理。
综述
Select
棒材高速上冷床技术
崔海伟
. 2014, 31(4): 57-6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1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达涅利“高速双通道”输送系统、西马克双转毂高速上钢系统及其在高速棒材生产线上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棒材高速上冷床技术的发展以及高速棒材生产线的典型工艺布置与关键设备。
轧钢自动化
Select
1850mm冷连轧机AGC系统算法及控制策略研究
宋浩源, 陈光, 陈甚超, 乔建军, 王超
. 2014, 31(4): 61-6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2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首钢顺义冷轧薄板有限公司1850mm冷连轧机为研究对象,根据AGC控制基本原理,给出了AGC系统中前馈AGC、监控AGC及秒流量AGC的算法。同时,分析研究了AGC系统的控制策略,给出了前部机架常规秒流量、扩展秒流量控制模式和后部机架A、B、C3种控制模式的控制方式及特点。应用效果表明,采用前部机架扩展秒流量模式结合后部机架模式C控制,成品厚度精度满足现场生产要求。
Select
Smith预估器在卷取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徐芳
. 2014, 31(4): 67-6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2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系统的滞后特点,在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系统中引入了Smith预估补偿器。介绍了Smith预估器的基本原理,并将Smith预估器设计在卷取温度二级控制系统,使Smith预估器采用与设定计算完全一致的数学模型,与常规系统相比,具有稳定性好、超调量小、控制精度高等优点。通过对卷取温度数学模型进行优化,为Smith预估器在卷取温度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革新与交流
Select
冷轧非焊缝断带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王畅,于洋,徐海卫,王林,刘珂,宋建光
. 2014, 31(4): 70-7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各种典型非焊缝断带案例的研究及断带卷冷轧工艺的分析,系统总结了导致非焊缝断带发生的两大诱因:原料带钢缺陷和冷轧操作故障。其中,原料带钢缺陷主要包括热轧卷板形缺陷、热卷边部异物压入、热卷边部折叠、板坯缺陷等;冷轧操作故障主要包括冷轧张力波动、设备异常等。针对产生原因不同的各类型非焊缝断带,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非焊缝断带的发生率。
Select
极薄热镀锌钢板生产工艺
姚养库, 张国威
. 2014, 31(4): 76-7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工程和生产实践,介绍了0.12~0.25mm厚极薄热镀锌钢板的生产工艺,主要介绍了开卷、焊接、脱脂、退火、热镀锌、光整、拉矫、钝化、卷取等工艺要点,以为此类产品的生产和机组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Select
Q345E 钢板低温冲击不合原因分析及相应措施
付中原, 石中雪, 程德朝
. 2014, 31(4): 80-8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2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生产的36mm 厚Q345E钢板低温冲击韧性不合格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厚度大于25mm钢板组织中出现氮化钛夹杂物是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对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调整,25mm厚以上规格钢板不添加Ti元素,有效改善了Q345E的-40℃低温冲击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Select
热轧切头飞剪异常剪切的原因分析及治理
陈刚, 万险峰, 刘洋, 夏江涛, 李华
. 2014, 31(4): 83-8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某热轧生产线切头剪异常剪切的原因分析,得出其主要是由现场测量信号异常引起的,通过采用不同的、更稳定的信号及时替代现有信号,降低了因信号异常导致的异常剪切,有效控制了故障时间,提高了成材率和产量。
Select
H型钢矫直机矫直辊过载控制程序的研究与应用
叶光平, 徐洪, 董长富, 吴卫华, 汪志远
. 2014, 31(4): 86-8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2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马钢大H型钢生产线中悬臂辊式可变节距矫直机的4#矫直辊长期过载,导致该矫直辊减速机多次出现轴承以及齿轮损坏的现象,研究开发出了一种H型钢矫直机矫直辊过载控制程序,使得矫直机各矫直辊的过载状态得到了有效控制,实际使用效果很好。
Select
直接轧制技术在棒材生产中的应用
李伏武,
. 2014, 31(4): 90-9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2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我国台湾某钢铁公司棒材生产线采用直接轧制的工艺方案和设备。经生产实践,棒材直接轧制技术提高了成材率,且吨钢可节约成本约300新台币。
Select
粗轧机机械压下抱闸液压系统优化
叶秀成, 邓伟达, 尼睿
. 2014, 31(4): 92-9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2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减少中厚板生产线粗轧机机械压下抱闸液压系统的滞后时间,设计了新的阀块以取代原阀块,并缩短阀块与抱闸之间的距离,减缓因管路的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带来的液压系统滞后特性,使机械压下马达转速为零至抱闸夹紧时间间隔缩短了0.3s。
Select
高速线材厂运卷小车的改造
张国林
. 2014, 31(4): 95-9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301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线厂集卷站运卷小车在应用中很多部位容易引发故障,采取了将液压阀台脱离小车本体、使用双排拖链、拖链中信号线套用喷碳胶管、小车增加平衡侧轮、夹紧臂增加支撑托轮等相应的结构优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