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国冶金文摘专题数据库收录期刊
科技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西文书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录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5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12-28
全选
|
钢材深加工
Select
从“遇见”到“预见”:浅谈彩色涂层钢板的几个发展机会
戴毅刚
. 2015, 32(6): 1-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50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我国彩色涂层钢板的应用及生产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彩色涂层钢板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同时针对彩色涂层钢板市场的特点,探讨了其未来的几个发展机会,指出未来发展机会可能源于环保、品质或新领域对彩色涂层钢板提出的新需求和新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机遇。
研究与开发
Select
开冷温度对热轧F/B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沈鑫珺,唐帅,裴新华 ,王国栋
. 2015, 32(6): 5-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3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轧后空冷+超快速冷却的方式,研究了开冷温度对热轧铁素体/贝氏体(F/B)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冷温度显著影响F/B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开冷温度由747 ℃降至700 ℃时,铁素体体积分数由17.3%增至85.7%,铁素体晶粒尺寸由3.3 μm粗化至3.6 μm,贝氏体中析出的碳化物含量增加。同时,F/B双相钢的屈服强度从594 MPa降至475 MPa,抗拉强度从648 MPa降至532 MPa,伸长率从17.7%升至34.3%,扩孔率从36.4%提高至82.8%。因此,为实现热轧F/B双相钢力学性能和扩孔性能的平衡,开冷温度应控制在730~700 ℃。
Select
CSP超快冷带钢头尾冷却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石建辉,袁国,江连运,李振垒,赵昆,王国栋(
. 2015, 32(6): 8-1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2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某厂CSP冷却线后段超快速冷却系统改造项目,为了保护卷取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并保证生产的连续和稳定,采用基础自动化程序设计,优化了带钢位置跟踪控制功能,开发了后段超快速冷却过程带钢干头和干尾冷却工艺的控制方法。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很好地满足CSP后段超快速冷却过程中带钢头尾部冷却的工艺控制要求,控制精度较高,误差范围控制在±1 m。
轧钢自动化
Select
一种热连轧楔形动态控制方法
陈志荣,王琦
. 2015, 32(6): 12-1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2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影响热连轧带钢断面楔形的主要因素,利用精轧机后楔形检测设备,提出了一种楔形动态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某1 580 mm 热连轧生产线上应用,使每月带钢楔形精度提升了13%左右,带钢楔形、凸度双合格率从原先49%左右提升到稳定的65%左右,效果明显。
研究与开发
Select
高强TRIP钢焊接工艺及冲击韧性
张晓宁,张洪坤,余腾义
. 2015, 32(6): 15-1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2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TRIP980钢进行二氧化碳激光焊接实验制定出适于TRIP980钢的焊接工艺参数,并对焊缝区域进行了冲击试验,通过SEM观察了焊缝区断口形貌。研究表明:TRIP980钢母材冲击断口形貌表现为韧性断裂,焊缝冲击断口形貌表现为脆性断裂,与原始材料相比,激光焊接后焊缝冲击韧性下降,主要原因是焊缝熔融区存在大量马氏体组织。
Select
不同润滑条件下带钢冷轧后表面形貌演变规律研究
井玉安,臧晓明,商秋月,覃 毅,李富强
. 2015, 32(6): 18-2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2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3种润滑条件下对酸洗后的热轧带钢试样进行了冷轧实验,采用扫描电镜跟踪观察冷轧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采用TR200型粗糙度测量仪测试轧制前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轮廓,研究了润滑条件对冷轧带钢表面形貌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轧件表面形貌主要取决于表面凹坑和辊痕的尺寸,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轧件与轧辊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加,轧件表面凹坑和辊痕的尺寸均减小,轧件表面光洁度提高;轧制5道次后,干摩擦条件下轧制的试样表面显微凹坑最少,但表面存在明显的辊痕;油润滑条件下轧制的试样表面辊痕较少,但存在少量未被轧合的显微凹坑;乳化液润滑条件下轧制的试样表面残留的显微凹坑和辊痕都很少,表面质量最好。
Select
冷轧平整工艺参数对带钢性能的影响
李坤,崔宏涛,朱丹青,杜建伟
. 2015, 32(6): 24-2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2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整是带钢加工的最后工序,其产品经涂油、包装后直接面向市场,为客户所用。平整工艺通过对轧制力、弯辊力、张力、速度等工艺参数和轧辊表面粗糙度的调整来改善退火后带钢的板形、获得需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本文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平整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为冷轧带钢平整生产提供了参考。
Select
轧后冷却速率对GCr15钢棒材组织的影响
田振卓 霍向东 李烈军,陈松军
. 2015, 32(6): 27-3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3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GCr15轴承钢棒材在轧制后的冷却过程中往往会有网状碳化物的形成,对轴承钢的质量和寿命产生影响。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其轧制后的控冷工艺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860 ℃终轧温度下,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晶界处二次碳化物由网状分布逐渐变为半网状、短条状分布,珠光体球团直径明显细化,CCT曲线得到的珠光体析出温度区间主要集中在600~700 ℃范围内,高温终轧后,控制冷却速率和终冷温度可以达到控制网状碳化物析出并得到珠光体的目的。
Select
一种适用于大规格连铸圆坯的开坯机孔型系统
陈志强,周光理,杨奕
. 2015, 32(6): 33-3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3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生产中连铸圆坯在开坯机轧制时容易出现倒钢、轧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孔型系统,其在保证大压下量的同时,可大幅提高成材率,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明显效果。
Select
82B盘条同圈强度波动分析和控制措施
王运琪
. 2015, 32(6): 36-3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3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82B盘条同圈强度波动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高线斯太尔摩风冷线盘条搭节点和非搭接点出风口设计存在缺陷,造成风机佳灵装置无法实现盘条同圈温度的均匀化控制,使盘条同圈温度波动在60 ℃以上。为此,对搭节点和非搭接点相对密度进行了计算,并对风口进行了改造,实现了风机佳灵装置对盘条同圈温度的控制,使盘条同圈温度波动降至30 ℃以内,82B盘条的同圈强度波动也由原来的80 MPa降至40 MPa。
Select
两自由度轧机辊系参激刚度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彭荣荣
. 2015, 32(6): 40-4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3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轧机辊系间的参激刚度以及轧制过程中辊系受到的动态轧制力,建立了两自由度轧机辊系参激刚度振动模型。运用多尺度法求解给出了系统1/2亚谐共振和内共振的幅频方程,以某冷轧机实际轧制参数为例,通过数值仿真得到结构阻尼、非线性刚度以及参激刚度等工艺参数变化下系统的幅频响应特性。并采用奇异性理论分析了1/2亚谐共振的静态分岔特性,同时分析了内共振情形下3组不同的转迁集以及相应的分岔拓扑结构图, 得到了轧机稳定与不稳定振动的工艺参数区域。最后研究了工作辊、支撑辊随参激刚度变化的分岔混沌动力学行为,且用最大Lyapunov指数、相轨图以及Poincare截面对其加以验证,发现带材表面出现振纹或振痕的原因是系统在周期运动、倍周期运动与混沌运动多种运动形式间相互转换造成的。因此适当选取系统参数可有效减弱轧机系统的振动,这为消除和抑制轧机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设计与改造
Select
高等级家电板热镀铝锌生产线的新选择
付建辉
. 2015, 32(6): 48-5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2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某知名合资企业高等级家电板热镀铝锌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分析了生产线的设备特点,该生产线立足国内装备,有选择性地高配置部分关键设备,投资增加不多,但产品质量良好,为投资建设高等级家电板热镀铝锌生产线提供了参考和新选择。
Select
酸洗机组防皱辊控制策略
康健 桂林
. 2015, 32(6): 52-5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2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防皱辊可以有效减少低碳钢开卷后的横折缺陷,但其位置+负荷控制方式有一定的缺陷,本文解析了位置控制方程,描述了压下量、卷径、液压缸伸长量以及带钢包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控制策略,指出卷径较小时应采用负荷控制,并给出了负荷控制模式下载荷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原负荷控制模式载荷依靠经验估算的问题。
Select
超长距离非接触式供电重载运输车的开发与应用
杨建立,韦富强,赵亮,郑江涛,陈建华
. 2015, 32(6): 56-6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2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非接触式供电(CPS)有轨重载运输车(RGV)采用非接触供电技术,供电电缆埋在地下,很好解决了因环境、运输距离长及接触磨损所引起的安全和维护等相关供电难题。将非接触通信和定位技术应用于RGV上,再配以完备的安全保护系统,可实现非接触供电重载RGV在露天、复杂工况下的超长距离全自动稳定运行。在冶金、仓储、物流等各种重载物流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两年来的应用实例表明:超长距离、具有全自动运行功能的非接触供电重载RGV运行可靠,使用效果良好。
综述
Select
立轧狗骨形状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元铭,张殿华,赵德文
. 2015, 32(6): 61-6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50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实际生产中多采用平立交替的轧制方法来控制热轧产品宽度。在立轧过程中,由于轧件的宽厚比大,变形主要集中在板坯边部,形成狗骨形状。本文介绍了狗骨形状产生的原因,以及国内外学者对狗骨形状模型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状;概括了压下率、立辊直径和板坯厚度对狗骨形状的影响规律,并对立轧狗骨形状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轧钢自动化
Select
基于动态加热系数的热处理线数学模型
蔺凤琴,宋勇,荆丰伟,张智密,李小占
. 2015, 32(6): 64-6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2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钢板出炉温度的命中率及均匀性是热处理线数学模型的目标,炉温优化是实现此目标的途径之一,但由于炉温的PID调节具有滞后性,实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动态修正加热系数的策略,通过控制板坯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来实现模型的最终目标。经实践,达到了预期目标,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同时节约了能源。
Select
首钢京唐热轧2 250 mm平整分卷线的张力控制和延伸率控制
赵坤鹏,刘冀川,韩明
. 2015, 32(6): 67-6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2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整分卷线是现代热连轧主轧线工艺后的工艺区域,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板材的板形、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热轧2 250 mm平整分卷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张力控制及自动延伸率控制功能。
研究与开发
Select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超薄带钢速度控制
贾宝瑞, 栗建辉 , 田亚强
. 2015, 32(6): 70-7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3-9996.201403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速度制度是热连轧工艺最为重要的工艺制度之一。本文结合唐钢FTSR生产线轧机布置特点,针对开发1.0 mm超薄规格带钢中存在的中间坯温降大、轧制过程稳定性差、终轧温度命中率低、频繁甩尾等问题,自主开发了粗轧高速穿帯、精轧梯度轧制,以及抛钢速度、加速度和时序控制等技术。通过具体分析与优化,1.0 mm超薄规格单轧程产量达到555 t,实现了稳定批量生产。
革新与交流
Select
宽规格高强管线钢板形控制技术
陈佳,郭伟,李群,田鹏,刘永利,王雪松
. 2015, 32(6): 73-7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3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宽规格高强管线钢的板形控制技术,通过辊期编排和轧制规程优化、层流冷却及超快冷的联合使用以及矫直工艺的优化,使超宽管线钢板的板形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研究与开发
Select
弛豫技术在低屈强比钢板生产中的应用
宋国栋
. 2015, 32(6): 75-7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2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轧后弛豫技术是实现钢板低屈强比性能的基本控制手段,此控制手段是以实现钢板的双相组织为目的,主要通过控制水冷过程中的开冷温度、终冷温度等参数来实现的。通过钢板中软相组织与硬相组织的结合,得到较低的屈强比,可基本控制在0.87以下,实现了低屈强比高建钢、油罐钢、管线钢等一系列钢种的批量生产。
革新与交流
Select
薄带冷连轧机出口失张断带问题分析与控制
刘玉金,王宇鹏,陈伟,范正军,张亮,郑利元
. 2015, 32(6): 78-7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2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薄带冷连轧机助卷完成后出口失张断带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发现助卷圈数和卷取速度补偿是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增大助卷圈数和卷取速度补偿值,有效提高了薄带的轧制稳定性,解决了薄带助卷完成后轧机出口失张断带的问题。
Select
莱钢小H型钢线R2粗轧机空过的实践
佟松泽
. 2015, 32(6): 80-8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2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生产成本,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小H型钢生产线在生产某些规格H型钢和工字钢时,采用了不使用R2粗轧机,即R2粗轧机空过的轧制方式。并以H100 mm×100 mm H型钢为例分析了其可行性,介绍了R2粗轧机空过后的孔型设计、有限元模拟、现场生产情况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Select
热轧方钢横裂纹缺陷的分析
杜东福
. 2015, 32(6): 83-8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2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连铸和轧制两方面,对热轧方钢角部横裂纹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排查分析,得出了处于包晶反应的钢应避免在700~900 ℃脆性区进行连铸矫直,并通过一次冷却和二次冷却采用弱冷却、减缓加热炉中钢坯的加热速度等措施,可以避免热轧方钢角部横裂纹的缺陷。
Select
余热利用技术在热轧无缝钢管机组中的应用
刘建国,王栋,饶维江,任启蒙
. 2015, 32(6): 86-9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 1003-9996.201402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某159 mm连轧管机组工程为例,着重介绍了环形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使用效果,以推动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在此领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