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6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8-28
  

  • 全选
    |
    轧钢新技术
  • 刘相华,马宝国, 吴志强,刘鑫,陈庆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棒线材免加热直接轧制(DROF)工艺的要求,对连铸坯切断策略及切断后把铸坯及时送达轧机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拉速可调与不可调两种情况进行了讨论,在各流拉速可调时,建立了能够实现最佳送坯节奏的策略与算法;在各流拉速既不能随意调整,也不能保证拉速稳定不变的情况下,讨论了优化切坯策略和优化送坯节奏的方法,提出了“快流长切、慢流短切、稳流准切”的思路,以保证实施最佳的切坯节奏,为做好连铸与轧制两个工序的衔接提供了参考。
  • 研究与开发
  • 李军辉,邓想涛,王昭东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线淬火-缓冷-回火工艺对NM400低合金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并与同等工艺条件下离线热处理后实验钢板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线淬火-缓冷-回火工艺处理的钢板可获得大量压扁拉长的板条马氏体、铁碳化合物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而离线热处理的钢板则获得较为规则的板条马氏体组织。在线淬火-缓冷-回火处理工艺可提高耐磨钢板的屈服强度和塑性,而离线热处理耐磨钢板的冲击韧性和抗拉强度较好。
  • 梁文 ,吴润,刘永前,汪水泽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强钢钢板瓢曲已严重制约了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对其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发现冷却不均引起的残余内应力是造成钢板分条后瓢曲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钢板上下表面冷却水水量、采用间断式冷却模式、进行堆垛缓冷,显著降低了高强钢钢板的残余应力,使分条后钢板不平度不大于6 mm/1 700 mm的合格率提高至85%。
  • 张喜榜 王凤琴 李彬 江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板形和表面质量是影响热轧薄带钢最终成品质量的两大关键因素。针对首钢迁钢2 160 mm和1 580 mm两套热轧平整机在生产薄规格集装箱板和酸洗板板形质量和表面质量的差异,通过建立四辊平整机的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对比研究了工作辊弯辊功效、凸度调节范围和辊间接触压力分布,通过投入使用VCR支撑辊和高次负凸度工作辊的辊型配置,有效满足了薄带钢平整对于板形和表面质量的高要求。
  • 周旬,王松涛,王晓东,徐海卫,杨孝鹤,夏银锋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热轧氧化铁皮的生长机制和缺陷的遗传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系列实验,探讨了京唐公司1 580 mm生产线机架间除鳞的投用对带钢表面温度、精轧工作辊辊面质量和带钢成品表面质量的影响。采用SEM、EDS等方式分析了机架间除鳞投用后对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厚度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投用机架间除鳞,可以减薄带钢成品氧化铁皮厚度25%以上,提高精轧高速钢工作辊下机辊面质量0.5~1.0个等级,有效降低了产品50%以上的氧化铁皮缺陷率,同时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寿命。
  • 宇文龙 ,康永林,朱国明,崔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强低合金钢H420LA退火带钢表面存在的暗色条斑缺陷,采用SEM、EDX等手段对带钢表面正常区及条斑区进行了微观结构对比分析,并追溯了热轧态及模拟酸洗后带钢表面不同区域的宏观及微观形貌差别。结果表明:H420LA热轧带钢表面红锈缺陷可遗传演变为退火成品的表面条斑。通过对红锈缺陷的微观结构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了提高出炉温度、增加粗轧除鳞道次的工艺措施,有效地减少了H420LA热轧卷表面的红锈缺陷,冷轧成品表面质量因此得到改善。
  • 张长利,王秋娜,朱鹤鸣,王凤琴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某厂1 580 mm热轧轧辊磨损数据的分析,考虑轧制钢种和轧辊非均匀磨损的影响因素,对轧辊磨损预报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经实验验证,改进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接近,提高了轧辊的磨损预报精度。
  • 王健,宋海武,乔治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唐钢试制的冷轧双相钢DP780基板带状组织和塌卷缺陷,描述了带状组织和塌卷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模拟轧制和冷却过程、金相组织分析及卷取机卷取能力计算,研究了冷轧双相钢DP780基板带状组织、塌卷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参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带状组织和塌卷缺陷。
  • 张白秋,汪杰,章小峰,张龙,黄贞益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I型扁钢的生产坯料为钢带经卸卷、分条轧制后的窄钢条。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规格为25 mm×5 mm×3 mm的Q235 I型扁钢4道次热连轧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轧件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情况、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轧件在立轧道次会出现轻微的狗骨形,平轧道次会出现轻微的单鼓形;轧件横断面的中间部位等效塑性应变较大;轧件边角部等效应力较大,轧制过程中易出现质量缺陷。
  • 设计与改造
  • 陆洪波,崔建利,刘雅俊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1 780 mm热轧带钢生产线F1~F4精轧机存在工作辊辊面氧化膜异常脱落,工作辊防剥落水及轧制润滑效果不佳的问题,对F1~F4机架入出口导卫间介质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调整F1~F4机架入出口除鳞集管布置、入出口工作辊冷却水量的重新分配,以及轧制润滑的改善,使轧辊建立了稳定的氧化膜,减少了辊耗,提高了产品表面质量。
  • 魏文龙,俞钢强,杨亚晴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企业热镀锌机组原喷淋钝化方式产品存在钝化黄斑、钝化不均匀、钝化膜防腐能力差等问题,对其钝化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四辊立式辊涂机。介绍了四辊立式辊涂机的结构、设计计算及其选型。
  • 综述
  • 王彦凤 ,张玉柱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对带钢产品需求的多样化要求热连轧生产过程中对板坯进行在线调宽以实现连铸与连轧之间板坯宽度上的衔接。按照轧制过程调宽技术的发展历程,分别就大立辊调宽以及定宽机调宽技术从应用、结构组成、调宽方法、调宽原理、性能特点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这些调宽技术在结构改造及板形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 轧钢自动化
  • 李旭东,李海军,袁国,王国栋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热连轧超快冷冷却水压力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超快冷压力调节阀组开口度与流量的分析,建立了超快冷压力调节阀组的调节效率方程。结合压力调节效率方程,开发了用于热连轧超快冷系统的低能耗、高效率的最优压力控制策略。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最优压力控制策略,超快冷冷却水压力控制稳定,为低能耗、高效率生产提供了保障。
  • 姚康,张会来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卡罗塞尔卷取机是连轧机组出口的关键设备,在其回转期间,消除转盘转动给卷取张力带来的扰动是一个控制难点。本文根据卡罗塞尔卷取机的机械结构,推导出转盘旋转和芯轴卷取速度之间的关系式,通过数值分析软件离线计算生成转盘在不同回转位置对应的卷取加速度变化的插值函数,通过查表方式,在线实时进行卷取机动态力矩补偿。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为提高大转盘转动过程中卷取张力动态控制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 钢材深加工
  • 杜东福,王运琪,赵喜庆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场设备,通过冶炼时采用无铝脱氧剂,LF精炼采用无铝造渣材料,连铸二冷区采用弱冷方式,轧钢斯太尔摩冷却线采用标准型冷却方式等工艺,开发生产了拉丝用45钢盘条,产品实物质量完全符合拉丝材要求,并对浸蚀后的金相试样横截面局部颜色变深现象进行了讨论分析。
  • 汪先虎,吕建勋,朱江,王新民,康冬梅c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研究了低合金焊丝用母材BZJ60-Ti热轧盘条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相变规律和所能获取的最终显微组织,通过对热膨胀曲线相变段斜率及相对膨胀恢复量的对比,回避了显微组织直接对比法的局限性和难点,将显微组织作为辅助判断条件,推断出了在现有工艺条件下,此钢种要获得尽可能多的高温转变组织的合理工艺。并参照模拟结果,优化了此热轧盘条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获得了理想的显微组织,有效地降低了热轧盘条的抗拉强度。
  • 革新与交流
  • 谈际生,李鑫磊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中厚板轧制过程的工艺特点,针对某中厚板热轧生产线现状,推导出了板坯尺寸偏差、宽度精度以及ZPC之间的计算模型;采用纵横纵轧制策略时,基于该计算模型结合推床对中实测板坯宽度,通过修改ZPC数值可实现即时补偿由于板坯尺寸偏差引起的钢板宽度偏差,应用效果较好。
  • 刘洋,贺响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用户要求SPHC牌号冷轧板的硬度达到65~75 HRB的特殊情况,分析了罩式退火工艺和平整工艺对带钢硬度的影响因素,通过选用硬度较高的热轧原料、调整退火温度至(理论再结晶温度+30) ℃、设定平整延伸率为一般CQ级产品设定值的1.5倍,生产出了满足硬度要求的冷轧带钢。
  • 杜江,许秀飞,冉从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铝锌硅渣产生的机理、形态和危害,概述了硅含量与温度对铝锌硅渣产生数量的影响,以及硅含量对底渣形态的影响,提出了控制铝锌硅渣产生数量的途径、防止锅底结渣的措施,以及处理锅底结渣的方法。
  • 潘建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带肋钢筋锈蚀的成因与阻锈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棒材生产线轧后阻锈及冷剪前阻锈两种典型的在线阻锈技术及其优缺点,提出企业应从效果、经济性、适宜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阻锈技术。此外,通过试验证明了阻锈技术的可行性及在节约资源、减少消耗方面的先进性。
  • 舒云胜,紫建华,王东宇,武天寿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无孔型轧制技术在小型棒材轧机上的应用,设计了与之适应的滑动导卫,介绍了滑动导卫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设计的滑动导卫共用性强,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
  • 李秋红,赵远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球扁钢因生产中易出现弯曲而导致成材率普遍较低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冷却不均引起的球扁钢弯曲原因,提出通过对球扁钢进行轧前、轧后水冷来解决球扁钢弯曲问题的措施,并介绍了球扁钢轧后水冷装置的布置和设计。
  • 詹晓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3 500 mm中厚板四辊轧机机架辊损坏的原因,并对其齿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校核。经过分析发现:齿轮箱内部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机架辊损坏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箱体的结构,使其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降低了维修和轧制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