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8年, 第3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2-28
  

  • 全选
    |
    轧钢新技术
  • 刘相华,赵启林,孙祥坤,于庆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3C产品微型化和微制造技术兴起,在电子、计算机、医疗、能源、交通等相关行业对高质量金属极薄带出现了现实需求和迫切期待,极薄带微轧制生产与研究成为本行业的新热点。介绍了极薄带材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状况,分析了极薄带微轧制条件和变形特点,介绍了东北大学极薄带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新进展,探讨了极薄带微轧制生产与研究的发展方向。
  • 研究与开发
  • 张田,田勇,王丙兴,王昭东,王国栋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改善厚规格钢板的内部质量,研究了一种轧制水冷耦合的“温控-形变”新工艺。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该工艺对轧件厚度方向轧制变形渗透性的影响规律。分别讨论了冷却工艺和轧制工艺参数对轧件内部变形的作用效果,获得了不同厚度方向温差、钢坯温度及钢坯厚度条件下,“温控-形变”轧制对轧件内部金属流动及变形程度的规律,为工业应用中生产工艺的合理制定提供了参考。
  • 梁亮,邓想涛,吴开明,王慎德,李光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3种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NM400、NM500和高碳钢65Mn)淬火后组织、性能和析出物情况,以及在不同角度和压力下的冲蚀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3种耐磨钢的组织均为马氏体,其中NM400和NM500为板条马氏体组织,而高碳钢65Mn则主要为片状马氏体组织。冲蚀磨损试验表明:在较小的冲蚀角度下,3种耐磨钢的冲蚀磨损性能主要与材料的硬度有关,但是在较大的冲蚀角度下,3种耐磨钢的冲蚀磨损性能除了与硬度有一定关系外,还与材料的塑韧性有较大关系。
  • 张楚博 ,米振莉,毛小玲,徐梅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超高强DP980钢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其在变形温度为900~1 200 ℃、应变速率为0.05~30 s-1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强DP980钢在变形过程中,存在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两种软化机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临界应变越小,动态再结晶越容易发生;同时,得到了发生动态再结晶时的形变激活能,建立了峰值应变模型、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模型和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 魏重增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热轧钢板在轧制时除鳞方式不同,即使采用相同的控冷工艺参数,其终冷温度差异较大,这是由于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的厚度和形态不同导致的。为此,研究了氧化铁皮对钢板冷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厚的氧化铁皮使钢板表面粗糙增大,使传热过程中的流动边界层发生变化并对冷却过程中核态沸腾汽泡的产生具有较大影响,从而提高了冷却强度且使钢板冷却不均,出现浪形。同时分析得出:钢板表面麻点缺陷、氧化铁皮破碎、FeO的结构易使其表面粗糙度增大。因此,通过调整加热及热轧过程工艺参数,减少氧化铁皮的形成或避免产生粗糙表面都可以有效避免对钢板造成不均匀冷却,使板形得到明显改善。
  • 杨晓江 杜洪波,项利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无取向电工钢具有许多优势,但唐钢在生产50W600及以上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时经常产生瓦楞状缺陷。为此,分析了生产50W600牌号出现瓦楞状缺陷的原因,并提出了调整化学成分以扩大奥氏体相区,提高粗轧温度并加大粗轧压下量的方法,明显减少了50W600产品瓦楞状缺陷。
  • 杨跃标,邓深,樊雷,余轶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统计回归分析,得到了钢中碳、氮、全氧、过剩钛、磷、硫、酸溶铝、残余元素等化学成分与柳钢Ti- IF钢伸长率的关系式,提出了优化柳钢DC05级Ti- IF钢化学成分的目标及控制措施,满足了特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 唐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基本假定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力学的原理,通过解析的方法,求得带钢在辊面上的塑性变形能进而求得损失的张力。通过实际算例与现有公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其可行性。
  • 李明,周保成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单边齿形扁钢的生产常常出现边部齿形充填不完整、齿根部飞边等问题。以IB75规格扁钢为例,对万能法轧制单边周期齿形扁钢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影响成齿精度的原因,并对IB75规格扁钢的工艺进行了优化。
  • 李平,周乐育,梁正伟,苏航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对美标SS310HB钢轨进行了试制,基于AREMA- 2014新版美标对SS310HB钢轨的性能要求,通过添加微量合金元素,采用控制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率,使该钢淬透性提高,珠光体相变温度略为降低,进而改善了珠光体片层间距的细化和均匀化程度,提高了钢轨的强韧性,从而满足了标准要求。
  • 设计与改造
  • 刘鹏,李鸿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今绝大多数的彩涂板生产线为溶剂型辊涂工艺,其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介绍了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彩色涂层板生产新工艺,分析了该机组的技术亮点。通过传统溶剂辊涂生产工艺与粉末喷涂工艺的对比,从工艺、能耗及运营成本、产品性能、环境影响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指出了粉末彩涂板的广阔发展前景。
  • 计江 ,胡洪,尤磊,刘云飞,赵晓辉,魏维刚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为国内某钢厂自主研制开发出国内首套高品质超薄镀锡原板平整及二次冷轧机组。介绍了该机组的设备组成及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机组功能实现等,并着重介绍了自主开发的高效上卷穿带系统、单(双)机架干(湿)平整工艺模型、高精度薄带板厚控制技术、板形综合调控技术、表面缺陷预报与质量控制技术、小张力高精度稳定控制技术和快速换辊技术等。机组自投产以来,运行稳定可靠,可高效生产出厚度精度高、板形和表面质量优良的超薄镀锡原板,可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 综述
  • 郑海燕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连续退火炉的冷却速率对冷轧后退火处理产品的性能,尤其是强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适应汽车市场对冷轧产品强度越来越高的要求,退火炉冷却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分析了冷却速率对高强钢性能的影响机理,并着重介绍了退火炉冷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 轧钢自动化
  • 陈金山,刘春雨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酸洗过程对产品质量、能源消耗、介质利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针对某1 740 mm酸轧机组进行了连续酸洗功能模块架构,实现了设定计算、酸洗分析与控制、测量值处理等主要功能。同时,基于模块化理念,设计了实际数据处理模块、实际数据存档模块和产品数据生成模块,以实现酸轧过程控制的数据处理。实践证明,该酸洗过程控制模块具有良好的模型设定计算精度,可以显著提高高强汽车板的酸洗表面质量,有效保证酸洗工艺的稳定性,提高高强钢生产成材率。
  • 宋建新,何建锋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冷轧生产实际情况,实现了冷轧钢卷表面缺陷判定标准信息化、检出和判定自动化以及数据传递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了公司范围内冷轧生产钢卷在线实时检测带钢表面缺陷并加以分类处理,同时能够对缺陷的图像、种类、数量和位置等信息进行有效统计和存储,将主退火生产线和精整生产线联网组成表面缺陷检查系统,实现了表面缺陷信息在线传递,帮助质量检查人员提高了质检精度,有效防止了质量缺陷的流出。
  • 轧钢机械
  • 尤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种新型碎边剪,分析了刀盘在刀轴上的几种安装方式及安装方式对刀片侧间隙调整的影响。根据设计结构,推导出了侧间隙调整数学模型,为剪刃侧间隙调整机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对新机型与旧机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便于剪切设备的选型。
  • 革新与交流
  • 潘建洲 王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福建三钢二棒生产线加热炉坯料加热温度不均,提出了采用延时换向优化控制的燃烧控制方式。此控制方式根据特定工况确定实时煤气调节阀的阀位开度,通过调整每对烧嘴的间歇延时时间以达到稳定控制坯料出炉温度均匀性的要求。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坯料温度均匀,在小流量、低热负荷工况下的加热效果有明显改善。
  • 刘靖群,周政,唐勤,张国臣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半连续式热轧带钢生产线轧制节奏影响因素众多,不同厚度规格产品节奏瓶颈区域有所不同。结合某1 580 mm半连续式热轧带钢产线,分别对薄、厚规格产品轧制节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梯次配置出钢信号触发点、优化设计定宽节奏和卷取减速距离等措施,使该生产线轧制节奏由月均26.0卷/h提升至月均29.8卷/h,产能得到大幅提升。
  • 刘树,谭欧,徐朝辉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某热连轧厂通过优化加热炉的步进梁与装、出钢机的逻辑关系,以及优化运输区的1#回转台与1#步进梁、快链的逻辑关系,打通了整条生产线的前后咽喉,使生产节奏得到大幅提高,小时产量从19.0提高到21.8块。
  • 黄治东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板带厂1 500 mm宽带线带钢宽度拉窄的特征和原因,针对粗轧区域、精轧区域及卷取区域造成的带钢宽度拉窄现象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成品宽度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 张维召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轧制前原料条件和轧制控制两方面分析了邯钢2 180 mm酸轧机组产品板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热轧卷原料、酸洗质量、轧制力、弯辊力、轧辊热凸度、轧辊类型选择等。结合实际操作经验,提出了设定目标曲线、CVC轧机设定、压下率控制和乳化液分区控制等措施,得到了CVC轧机板形控制的有效措施。
  • 徐祥来,张虎,周士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酸洗- 酸再生循环过程中存在能源浪费、容易发生酸泵损坏和喷嘴堵塞等问题,对酸洗机组、酸再生机组的工艺和设备配置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保证了酸洗产品的质量。
  • 王保勤,李颖,王朝辉,魏建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高强度不锈钢钢筋的性能要求,确定了不锈钢钢筋的生产工艺。通过孔型优化,解决了不锈钢钢筋肋根部开裂问题。
  • 张津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宽厚板轧机高压水除鳞蓄势罐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蓄势罐内部腐蚀原因,通过采用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和环氧树脂涂层7000 AR防腐处理,保证了蓄势罐内部至少5~10年的防腐有效年限,有效解决了罐体内壁腐蚀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