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轧钢》官方网站!今天是

2019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10-28
  

  • 全选
    |
    专家论坛
  • 李光瀛,王利,马鸣图,张建,张宜生,罗荣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汽车轻量化、节能减排和抗冲撞安全对高强塑性车身结构材料的需求,各国钢铁业与汽车业合作开发应用第3代先进高强度钢AHSS汽车板取得重要进展。由于金属晶体结构的本质特征,任何提高强度的方法均会导致其塑性的降低,因此第3代AHSS钢超高强度汽车板的开发,面临着金属晶体材料强塑化机理的难题:在大幅度提高汽车板强度的同时如何获得必要的塑性延伸能力及其相应的显微组织?以抗拉强度TS 1 000~1 500 MPa级超高强度汽车板在强塑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两次突破性进展为线索,讨论了第3代AHSS汽车板在淬火碳分配(QuenchingPartitioning)QP处理钢、非均质性纳米组织钢(Heterogeneous Nanostructure Steel)和高强塑性热成形钢(Ductile PressHardened Steel)在研究开发与生产应用方面的国际前沿进展。
  • 研究与开发
  • 黄卫国,张子豪,张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沙钢宽厚板生产线工艺装备,主要介绍了其控冷控制模型与主要数学模型,阐述了建立超快冷控制模型过程中使用的VSG自学习模型,为其他控冷系统的改造与上线调试积累了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环境增加了集管开启优化功能与异常处理机制。新系统上线后,控冷钢板的板形与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自动化投入率不小于99%,终冷温度命中率可达到94%以上。
  • 张瑞琦,刘志伟,孙傲,郭晓宏,杨玉,高磊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 150 mm ASP生产线薄规格A588 Gr.A低合金耐候结构钢的试制情况。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结合2 150 mm ASP生产线的工艺路线,成功试制出薄规格A588 Gr.A钢板,钢板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晶粒度达到10.5级,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 陈宇a,刘宏亮a,宋涛b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热轧卷取温度下带状组织的变化对冷轧连退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热轧组织的遗传性对连退后马氏体组织的影响,以及弥散分布的马氏体与连续分布的马氏体对成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卷取温度为550 ℃时,带状组织比其他卷取温度下的带状组织有所改善,得到的冷轧连退组织中的马氏体比较弥散,弥散分布的马氏体要比连续分布的马氏体具有更好的塑性指标。
  • 武凯,张进之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Ф函数负荷分配方法,是一种无迭代的负荷分配方法。在热连轧规程分配中采用Φ函数负荷分配方法,计算得到热连轧精轧轧制规程,用热连轧厂负荷分配实际数据,验证了Ф函数负荷分配方法模型的实用性。分析了热连轧生产中的过程数据,在理论和实践上证明此方法的可行性。
  • 冯帆,彭良贵,张殿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冷轧过程及轧制工艺参数对带钢温度的影响及演变规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冷轧带钢进行建模,利用温度场反算的方法确定了带钢和轧辊间的传热热流密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对带钢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带钢温度在前4架轧制区呈阶梯式增长趋势,而在末机架出口呈下降趋势;此外,带钢出口温度随轧制速度、道次压下率、摩擦因数、变形抗力等的增加而升高。
  • 李喜梅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接触式板形辊是目前冷轧生产线中常用的板形测量仪器。分析了冷轧生产线中影响板形辊包角的几个重要因素,针对冷轧生产线的要求和特点,给出了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高精度的冷轧机板形辊包角计算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精度高、实时性好、投资少、适用性强。
  • 张春青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基于NbTi微合金化超高强钢热轧原板添加Nb、Ti、Si、Mn、Cr等合金元素,酸洗时与盐酸反应产生难溶物,容易堵塞循环系统,影响酸洗效率的问题,通过对流传热阻垢试验研究了石墨管与钽管的传热与结垢性能。根据试验结果以及热交换器工艺参数,设计了钽管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替换了原有的石墨换热器。结果表明,钽合金换热器流动特性和传热性能有所提高,阻垢性能优越,能延长结垢周期,提高酸洗机组的生产效率。
  • 张益龙, 刘景佳, 王自荣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研究了不同成分体系IF钢在不同退火方式下的组织、疲劳性能与振动时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油箱振动时间的长短与材料的疲劳抗力有直接的关系;连续退火的IF钢较罩式退火的疲劳抗力要优;B可以细化罩式退火IF钢的组织,提高晶界结合强度,提高疲劳抗力;罩式退火TiIF钢中,复合添加Nb+B,细化晶粒效果和提高疲劳抗力的效果最为明显,疲劳抗力接近于连续退火的TiIF钢。
  • 赵卓,车安,李维娟,全书仪,陈雪娇,吕哲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低碳钢盘条表面易产生红锈的问题,以低碳冷镦钢SWRCH22A为例,分析了其盘条表面红锈的产生机理,测定了不同红锈状态下氧化铁皮成分组成;通过不同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的设定,研究了加热、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红锈级别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降低钢坯加热温度至1 050 ℃及以下、提高吐丝温度至920~940 ℃、减少在线冷却水量,轧后盘条空冷至室温(冷速平均达5.5 ℃/s)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红锈级别。
  • 夏勐,汪杰,彭林,黄琦,邢军,何军委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分析了不同轧后控冷工艺对厚壁热轧H型钢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翼缘厚度为50 mm的热轧H型钢,采用轧后控冷工艺,其屈服强度可达397 MPa,抗拉强度可达543 MPa,断后伸长率为29.5%,0 ℃冲击功均值为132 J;实际生产中,控冷段轧件表面冷速不低于54 ℃/s,出控冷段时轧件表面温度不高于590 ℃,既能获得优良的力学性能,又能满足组产经济性的要求。
  • 设计与改造
  • 何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内多个小型棒线材企业连铸-轧钢工艺衔接实际生产情况的调研及分析,剖析了小型棒线材连铸-轧钢工艺衔接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改进生产组织模式、在连铸和轧线加热炉之间增设保温缓冲台架、热坯收集台架、低温坯剔除台架及保温坑等设施的优化方案,可使热送热装比提高到90%以上,加热炉实行冷热坯分装,经济效益明显。
  • 综述
  • 王培文,赵新华,王中学,闫志华,孙庆亮,张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分析了国际标准、美标、韩标、新标等国外标准与我国GB/T 1499.2—2018标准中关于600 MPa级及以上带肋钢筋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及工艺性能等主要技术指标的差异,为我国高强度、抗震热轧带肋钢筋的发展提供依据。
  • 轧钢自动化
  • 吕剑,卢杰
    轧钢. 2019, 36(5): 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热镀锌薄带钢的生产中,光整机的张力控制一般按钢级(高强钢、普钢、软钢)分为3档,不能为每个钢种都设置最佳的张力值,导致轧制过程中由于张力波动而引起停机或轧褶、断带事故的发生。基于张力控制的基本原理,结合光整机区域实际运行状态,研究了带钢屈服强度对光整机张力控制的影响,在张力模型中增加了屈服强度因子,有效地减少了张力波动过大造成轧制过程中的拉褶或断带事故。
  • 耿运祥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推拉式酸洗机组自动穿带过程中因来料厚度、平直度等差异而造成的堆钢问题,研究了一种堆钢预报警系统,其具有自动穿带、带头跟踪和堆钢预报警3项功能。介绍了该预报警系统的逻辑判断模型。为提高预报警准确率,引入BP神经元网络模型对预报警系统进行了优化。该预报警系统投入使用3年,准确率达到97%。
  • 陈慧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某硅钢重卷机组自动上卷、自动穿带、自动剪切、自动废料处理、自动甩尾、自动卸卷的控制及特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工劳动强度、保证了生产安全性。
  • 革新与交流
  • 樊海营,罗新华,余富春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热轧H型钢BD开坯轧机的生产工艺,主要介绍了推床的传动系统结构,以及推床的控制要求。对推床传动系统进行了受力分析与计算,提出了改进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 王强,赵小龙,罗晓阳,赵占彪,狄彦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CSP产线供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降低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CSP产线特点,分析了不同卷取温度和层冷模式对冷轧Nb、Ti高强钢性能、组织及析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CSP产线卷取温度及层冷模式的控制,可以降低冷轧Nb、Ti高强钢屈强比,且产品性能稳定。
  • 杨哲,龙卓,杨晗,程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不锈钢中厚板的边裂、表面裂纹,薄尺等缺陷,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即板坯加热不均,过烧及冷缩。为此,提出保证板坯加热均匀性,减少上下表面温差,相同牌号集中装炉,避免过烧等措施;同时,建立了冷缩量与终轧温度、钢板厚度的关系模型。经实践,消除了边部、表面裂纹,厚度满足了公差要求,最大化地减少了薄尺产品。
  • 杨洪凯,万军,张良,齐海峰,黄永帅,韩法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轧制45钢、50钢等钢种过程中咬入困难、带钢发生跑偏、出现轧漏、不能提速而影响生产效率等问题,分析了其原因,通过轧制策略、张力偏差、板形预设定参数、轧机自学习功能的优化,实现了45钢、50钢的稳定轧制,减少了轧制过程中1#机架带钢跑偏的概率,轧制速度提高至500 m/min。
  • 黄建波,李冀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轧辊磨削质量是影响热轧产品表面质量的首要因素,而轧辊表面最典型的缺陷为砂轮印缺陷,其导致热轧带钢表面产生条纹、色差等缺陷。对轧辊表面砂轮印缺陷进行了分析,其不仅与设备精度有关,而且与磨削工艺、砂轮操作等因素相关;为此,从辊型、磨削参数、设备精度方面进行优化,彻底消除了轧辊表面砂轮印缺陷,改善了热轧产品表面缺陷。
  • 郭继富,韩会杰,赵东岩,张艳龙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锯片开裂或者掉块是圆锯片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也最具危险性。针对金属冷热切圆锯片使用后的失效形态,对照其使用状况、工件条件,分析了圆锯片裂纹产生的原因及扩展规律。结合生产实际,从锯切设备、锯切参数控制、锯片性能、锯片管理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