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顺达, 王静, 杨军荣, 郭洪宇, 崔丕林, 阮国庆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在开发含Ti冷轧超高强钢过程中出现其热轧带钢沿长度方向头尾部与中部抗拉强度差超过300 MPa,沿宽度方向边部与中部抗拉强度差超过200 MPa的情况,只能对热轧带钢性能波动较大部分进行切除处理,严重影响了后续冷轧工序的稳定生产及降低了整体成材率。为此,通过对含Ti和不含Ti热轧带钢在不同卷取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第二相粒子析出以及冷却速率差异性的综合分析,揭示了卷取工艺对热轧带钢组织性能均匀性的具体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 含Ti和不含Ti冷轧超高强钢来料热轧带钢头、尾部组织性能存在显著波动,其中含Ti热轧带钢头部组织为铁素体与少量的马氏体和贝氏体,尾部组织为少量细小的铁素体与大量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头部强度较中部高出100 MPa,尾部强度较中部高出300 MPa,其头尾性能均匀性相较于不含Ti的带钢更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含Ti热轧带钢不同位置在卷取工序中的冷却速率不同,头、尾部冷却速率较高, 尤其是尾部,TiC第二相粒子细小、均匀弥散分布,以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的形式进一步提升了尾部强度,这是导致组织性能不均匀的关键因素。为此,采用了U形卷取工艺,对于冷速较高的头、尾区域,通过提升卷取温度,以抑制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的形成;同时,应考虑避开600 ℃细小TiC的最佳析出温度,通过调整热轧卷取机冷却工艺、卷取节奏和卷取后保温放置等手段对冷速进行整体控制,实现了热轧带钢组织性能均匀性的显著改善。